【深圳特区40年】香港转型升级何时才到?
周三(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在这个不算特别长的年期内,昔日的中国南方边陲小镇令人瞩目地发展为GDP超越香港的国际大都会,其创新能力更是不逊于美国矽谷。部份香港人在深圳工作和创业,或许赞叹对方的成就,但香港也不用妄自菲薄。只要急起直追,加强产业升级转型及两地合作,香港绝对有条件重拾增长动力,和深圳比翼双飞。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后,曾经历发展质量不高的“野蛮式增长”,假货充斥之余,亦聚集了许多来自内陆农村的所谓“低端人口”,这是香港人过往自视比深圳优越的主要原因。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提出建立只不过的是“对外加工贸易区”,但经过多年探索,深圳已由依赖出口加工蜕变为创新之都,发展出腾讯、华为、大疆等知名企业。相比之下,香港除了不太值得炫耀的八达通和CU Mask,也不见得有什么发展。
积极有为 造就起飞
深圳做得好,主要是因为领导者积极有为、具学习意识。深圳长期以香港为师,但不是什么都学,而是有所学有所不学。例如香港存在核心商业区(CBD)过度聚集于维港两岸之弊,深圳则吸取教训,选择在全市“拉松”发展,建立了福田、南山、罗胡等多个CBD,支撑不同产业发展,包括孵化新产业。
事实上,深圳的雄图不止于此。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8月26日在《人民日报》撰文,重提去年8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从中我们不难看到一幅清晰的发展纲领。具体来说,深圳争取在2025年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在2035年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并在本世纪中叶晋身“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有些香港人或会觉得“假大空”,但审视深圳过去40年的发展轨迹,要落实上述蓝图其实不是天方夜谭。
我们抚心自问,当邻居日夜兼程,香港究竟在做什么?2017年林郑月娥上台后一度给人期盼,但结果只是耗费了三年光阴。对于经济结构高度单一、支柱竞争力下降等老问题,港府不见得有意识去改革。一些内地网民甚至说,香港长此下去将会沦为深圳的“小弟”。我们当然不认同香港会这样,这是粗疏的失败主义,关键视乎香港政府的取态。香港此刻需要的是凝聚改革共识,追回失去的光阴,就像内地在文革后追赶香港一样。
港深合作 相辅相成
当然,今天的格局已不同以往。在内地高速发展之前,香港主导了区内许多经济活动,如今内地已非吴下阿蒙,因此香港未来不可能独自发展,而是必须强化与内地的互动。概言之,我们要思考如何借助深圳在创新科技上的优势,带动香港产业转型,这就必须由当局在遵守“一国两制”原则下,促进两地在人员、货物、资金和信息自由等方面的合作,双剑合璧。
事实上,今天香港还有很多优势:我们拥有现代大都市的发展经验、良好的基础建设,具专业精神的双语人才等。值得留意的是香港特首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的成员,可以凭这个身份强化与深圳的协调,让香港有序融入内地发展大局,为市民带来好处。但这一切需要一个关键前提:香港具备急起直追的意识,否则即使有机遇,也只会白白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