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我们应思考如何让经济活动挺过疫情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除了危及各国人民的性命外,也对经济造成极大打击。一向以冷静和稳定见称的美国股市,也因疫情爆发而极速大跌至技术熊市,终结了11年的“长牛”,更历史性地于短短10天内熔断4次。各大经济体为了挽救经济都开始推出各种经济刺激政策。然而随着疫情在世界各地爆发,早日控制的希望变得愈来愈渺茫。各国政府和企业面对疫情,除了被动地等待疫情过去,还可以思考如何在疫情流行下“适者生存”。

全球大流行令到很多人不能出街和集会,这大大打击至今为止的消费习惯。至现时为止,大部分地区的消费都以实体外出消费为主,包括到商场购物、外出旅游、到娱乐场所消遣等。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疫情令到这类需要实体外出的消费活动停顿,对整体经济自然有沉重的打击。

消费是信心问题

当今社会约有半数以上的消费都并非必须性消费,故此人们消费与否很大程度上是对经济前景的信心问题,而并非单纯手上是否有钱。就像港府宣布将会向所有居民派钱一万元,除了一些真的急需这笔钱糊口的家庭外,大部分人都会以经济前景判断如何使用。假如大部分人认为经济前景暗淡,即使手上有钱,也会想储蓄起来不作消费。

受疫情肆虐影响,市民减少外出消费意欲,葵涌广场租户亦大受影响。(曾雪雯摄)

消费信心与就业两者基本上是紧密关连:欠缺就业安定的人都不想胡乱消费;相反,如果有安稳收入和住所的人,消费自然比较大胆。当下消费继续停顿,就会影响到需求,继而会有企业结业或裁员,反过来又会令消费更为不振,形成恶性循环。

要根本改善经济景况,必须刺激需求和稳定就业。包括香港在内很多政府在推出挽救经济措施时,基本上只考虑如何帮助现有的企业渡过时艰。然而,以现在疫情爆发的情况而言,全球疫情可能在6月前也无法大致受控,传统消费活动的停顿很可能远比两个月前的预计要长久。“时艰”既然要比想像中要长得多,而社会要回复正常似乎要一段更长的时间,这种救市政策似乎有守株待兔的感觉。

内向型消费的机会

如何在疫情下改善需求,值得各政府思考。疫情爆发后,其实有一些企业突围而出,例如口罩等医疗用品的需求急增,不少国家已经急忙在转换产能到医疗用品的生产线上。除此之外,一些可以远端消费的工具亦突然需求急增。之前甚少人知悉的远端会议程式Zoom在疫情爆发后大收热捧,应用于企业开会、学校于网上授课等。电商如中国的淘宝和美国的亚马逊也迎来了一阵景气。亚马逊因订单急增,早前更增加了宣布要增聘10万名员工处理。另一方面,国内手游巨人腾讯的手游业务亦普遍被认为受到疫情刺激而获一些评级机构提升预期。

腾讯去年第四季盈利同比多赚52%。(路透)

不能出街或聚会必然会打击一些消费,例如有女士表示在家中便不需要购买化妆品、衣服、名牌等“装身”,消费自然就少。但这并不一定代表社会无法适应这些改变。事实上,社会中不乏一些不喜欢外出,生性内向的人,他们其实也有他们的需求市场,只是外向型的消费长久以来主导了市场,令这类内向型消费的需求不受重视。既然留在家中将会持续一段时间,社会可以思考如何好好利用机会,思考内向型消费的可能性。以香港为例,现时出街消费的方式五花百门,但在家中能够做的非常有限。即便在现时可以在家中消费的项目如网购、外卖、游戏等,其平台都非香港公司,无法为本地制造就业机会。

如今的科技水平足以改变很多既有的习惯。互联网连接可以改变资源取得的途径,人们沟通的方式。尤其以香港这种几乎没有工业的城市,在家工作的可能性尤其大,非接触性的服务理论上并非不可能实现。只是,长久以来香港没有利用科技改变消费的意识,亦欠缺相关人才。

人类由原始人时代开始,已经知道适者生存的道理。与其怨天尤人或是守株待兔,何不借此改变自我适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