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英国大学陷财困 政府需要教育产业政策
英国智库财政研究院(IFS)近日表示,由于全球疫情导致国际学生数量骤减,平时仰赖国际学生为收入来源的知名大学收入将大幅下降。IFS研究人员估算,除非得到政府财政救助,否则英国至少13所大学很可能面临破产,相对于178间大学的7%。
报告指出,英格兰10间、苏格兰21间及北爱尔兰1间大学面临财政困境。英国全国学生联合会发言人提到,“大学和数以千计教职员工的工作处于危险之中”。
国际生却步 英国失百亿
大学依赖国际生及自资课程,本来是教育产业化的重要一环。而理想的教育产业化,亦可以达到多方共赢的局面,包括为大学和社会带来额外资源和产值。以英国为例,2019年教育业产值高达731亿英镑,支持全国约3%的就业人口。且更多的学生可以接触到更优秀的教育,企业与大学的研究合作也推动了技术发展和技术落地,同时大学可以开设更多的实验室,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并带动当地的经济等。
但因疫情影响,IFS的研究显示国际学生变得“高度不确定”,将导致约估30亿至190亿英镑之间的损失,即该行业年收入的7.5%到50%。要平衡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及避免过份受市场变化影响,政府的角色尤其重要。英国大学和学院联盟秘书长乔·格雷迪(Jo Grady)也提到政府的支持计划能帮助保就业。
量与质须两全其美
更根本而言,教育产业化的过程中,亦要保证教学质量,免得为了收生而沦为“学店”或“野鸡大学”。因此可以通过政府制定更多教育商业化的相关政策,规范学校不能为节省成本⽽牺牲教学品质与教师劳动权益。如此,学校若能在维持基本教学品质的前提下,透过其他方法增加获利以创造更多资源,对求学群体、学校和社会都不失为美事。
鉴于英国大学目前的危机,英国全国学生联合会、英国大学和学院联盟等都在积极呼吁政府介入。回看香港,政府亦将教育作为享有明显优势的六项产业之一,八间资助大学的非本地生近两万人,占总体学生人数约18%。香港应引以为鉴,未雨筹谋,避免出现英国那种不理想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