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港校北上插旗成趋势 不应遗忘本地教育产业化
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早前与传媒茶叙时表示,中大(深圳)拟在深圳设立医学院及附属教学医院,希望将来提升大湾区医疗服务;另一方面,报道指香港大学亦计划在深圳设立医学院,而科技大学较早前亦宣布,将在广州设立研究院。
港校纷纷到大湾区发展,原则上无可厚非。但我们认为,若要真正推动大湾区发展,就要让港人看到这种发展为他们带来的好处,避免产生“香港蚀底”的观感。因此,倘若港校能适当增加在本地的投入,包括考虑在香港设立更多医学院或研究院,同时推动教育产业化,将是一件美事。
毫无疑问,大湾区城市近年在教育方面相当进取。单以深圳为例,它除了促成中大(深圳)在2014年创建,前年亦争取到“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在当地成立。当然,撇除深圳市政府的主观争取,内地客观上对境外学者而言也颇具吸引力──有北上的香港科研人员指出,他们在内地可获得国家、省、市级的资助,科研环境明显较佳。在这种情况下,香港一批顶尖科学家去年绕过港府,向中央表达研究经费不足,似乎顺理成章。
香港回归祖国以来,历届政府都表示要推动产业多元化、建立知识型经济,可惜只是纸上谈兵,导致香港至今仍然依赖金融等传统产业。《01周报》社论早就批评,时任特首曾荫权曾在2008年提出包括教育在内的“六大优势产业”,可惜在他2012年离任时,教育产业只占GDP的1.1%,只比2008年的1%多出 0.1个百分点。梁振英接任后,甚至把教育、医疗剔出产业政策之列。
上述情况反映香港曾经错过机会,这难免令人扼腕。事实上,英国的情况证明,教育产业化只要做得好,其实可为当地带来不少好处。根据Universities UK的数据,英国的大学在2016/17年度合共取录442,375名国际生;而在2014/15年度,国际生为英国带来达258亿英镑(约2,600亿港元)经济产出。
当然,从国际生人数和相关经济产出量这两个指标来看,作为城市的香港肯定无法直接与英国相比。纵然如此,香港的条件其实不俗,推动教育产业化并非天方夜谭──单以高等教育来说,港大、科大、中大、城大在2018年便打入全球50大;另一方面,尽管近年本地大学的国际生学费有所增加(港大2018/2019学年非本地生学费便高达16.1万港元),却仍然报读者众,足见本地大学颇具吸引力。
值得留意的是,教育产业所带来的收益并不限于学费,还有许多难以量化的好处。“01观点”早前曾探讨“流浪讲师”的问题,指出许多讲师为了维持生计,被迫到不同院校“揾食”。倘若港府积极推动教育产业化,教研职位可望增加,变相为许多朝不保夕的讲师、博士提供出路。
这并不是说,教育产业化可以说做就做,因为还需要很多措施配合。我们喜见林郑月娥上任后增拨教育资源,如果她能进一步展现魄力和决心,说服本地知名院校增加对香港的投入,大力推动教育产业化发展,将是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