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母企关1200门市 经济转型香港准备了没有?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跨国时装品牌Zara母公司印地纺集团(Inditex)日前公布,旗下数个品牌于全球的门市将由7,412间减至介乎6,700至6,900间,并放弃原本准备开业的450间新店。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或许是少了实体购物的机会。但对于政府来说,这一新闻又能否有所启示?

新冠疫情带来零售寒冬,有首饰品牌全线撤出香港,也有名牌内衣在英国申请破产。但对这些企业素有关注的便不难知道,所谓疫情因素往往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它们有的转型失败,有的销售额已持续下跌多年。老套一句,“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

Zara是香港人熟悉的品牌,老板Amancio Ortega在2015年一度超越盖茨而成为全球首富。其母公司印地纺集团周三(6月10日)公布,旗下品牌将减少门市达1200间,占总数一成多,广受社会关注。印地纺指出,关店的将是较细小的,以及可转移销售至邻近门市的商店。零售市道受疫情打击,加上西班牙早前受重创,印地纺这次的决定当然是与疫情有关。

记者致电IFC Mall及海港城ZARA查询,职员均指店舖现正常营业,暂未收到任何通知。(张浩维摄)

印地纺转攻电商

但疫情是一个因素,而不会是全部因素。印地纺这次安排有两点值得留意。一是其将投资30亿美元在电子零售,目标是在2022年底将网上营业额提升至占比两成半;二是印地纺强调“员工人数维持稳定”,门市员工预料会改往网上零售相关等职位工作。

印地纺有此策略,其实不难理解。据其指出,去年网上营业额占比一成四,但今年首季因为疫情而网上零售增加一半,减轻了四成四疫情损失。由此可见,这次表面看来是零售寒冬,性质上或许更是印地纺加速转型的尝试。

其实电子商贸早已为大势所趋,除了美国先行的亚马逊和eBay,中国也有阿里巴巴和近日来港第二上市的京东商贸。这些电子商贸平台广受欢迎,既反映了在新科技时代消费以至生活模式的转变,也说明了经济活动对地产物业的依赖有能力减少。对于多年来经济依靠后者发展的香港,这无疑又是一次提醒。

不少零售业者认为,消费者经此一“疫”已经养成网购为主、新的购物习惯,从此回不去了。(Getty Images)

舖租主导了香港零售

说明香港的经济模式特别,两个例子是显而易明的。谈到首富,美国人想起的是贝索斯、盖茨、朱克伯格等科技巨擘,但香港的往往只是大地产商,近乎没有任何科技钜子。另一个例子是香港的舖租经常屡创新高,铜锣湾罗素街更曾膺全球最贵,更甚于纽约第五大道及伦敦新庞德街。这就是香港的经济结构特征。

其实香港人的经济能力不弱,只是楼价、房租及舖租令生活成本大增,不少经济成果最终转移到物业拥有者手上。甚至乎在香港做生意的,部分也深明投资物业之道,例如英皇国际自2004年起在罗素街买下多个舖位放租,位于罗素街的名牌Prada旗舰店舖位持有人是玩具生产公司旭日国际,莎莎近日弃租的波斯富街舖位则由英记茶庄拥有。

物业价值本应可升可跌,但在扭曲的市场操作下,往往不合理地被炒贵。香港的地产主导经济模式一则有违经济公义,容易形成有产者对无产者的剥削,二则不见得可持续发展。市道不景,多间零售企业不堪成本而关闭门市,波斯富街、罗素街等舖位割价觅租,甚至接受一个月短约。加上在电商世代,零售业对舖位的依赖亦可能较以往为小。

经济转型有时是被逼出来的,有时也可以是主动发展的。对于政府,它必须反思香港是否能够及应该继续沿用的经济模式。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政府有否提供适合的土壤,便利创科经济转型?年轻人若想创业,或是商人欲生意转型,目前是否有足够的便利政策?世界愈走愈快,香港政府没有本钱继续慢条斯理,甚至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