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男人没楼注定单身?粤语长片早有警示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2014 年,一篇公屋潮文道尽万千无壳男士被“未来外母”藐视的经历。其实五十年前,砖头已然扭曲两代关系观。去年有网民发布一段经剪辑的粤语片,片中“外母”苛责女儿的男友没有楼房,男友受尽压力,要急觅居所。港人长年陷入置业恶梦,有其历史背景,但没有政府和私人发展商推波助澜,风气难以一代传一代。

《断肠玫瑰》的主角,左起为周骢、黄曼梨、南红(影片截图)

置业恶梦“五十年不变”  既是港人期望又是政策使然

粤语片《断肠玫瑰》在 1966 年上映。饰演男主角的周骢与饰演女主角的南红是情侣。其中一段剧情,讲述二人计划结婚,“外母”黄曼梨疼爱女儿,不忍女儿日后跟女婿一生劳碌,要求周骢先行置业,否则不许结婚。

片中的黄曼梨训示周骢“就算分期付款,你都要买咗层楼先可以结婚,如果唔系,你份人工交咗租之后仲剩番几多,咁咪即系成世挨”。这句对白,反映当时社会已形成置业较租屋优胜的看法。置业代表有能力,更代表有朝一日可以自主自立,不用被房东欺压。

如此想法,在港人、私人发展商和政府合奏下,不断发酵,成为社会共识。学者曾仲坚和民间评论员谢晓阳曾经撰文,回顾置业梦的塑造过程。战后港人普遍一穷二白,政府的支援只限最基本的救济,市民要自力更生。1950、1960 年代,政府提供的居住单位,也是廉租房屋。

不少㓥房业主曾无理加租,过去不少团体要求政府实施租金管制。(资料图片)

到了 1970 年代,这批人的努力换来回报,收入上升,寄望更好的居住环境。在此前后,私人发展商开始兴建大型私人屋苑,1968 年起陆续落成的美孚新邨,便是晋身中产家庭的标志。那边厢,1976 年,政府发展居屋,其中一个目的,是政府建立港人当业主的自豪感,进而建立香港身份认同。两位研究者挑战政府和港人的一个重要命题,“置业是中国人传统”只是晚近被灌输的概念,是合理化政府建立自置居所、置业阶梯的政策。

1980 至 2010 年代,楼价纵有下挫,甚至使人倾家荡产。然而,楼市终归会复苏,而且一浪高于一浪,兼能累积资本,是财富增值的不二工具。今天,青年人身处楼市高峰,眼看薪金升幅远远落后楼价升幅,固然愤怒,但无损置业心愿。曾氏的论文,包括一些青年人的深入访谈,不少受访者未必乐见危机再临,但访谈时的确说道,相信经济危机正正是买楼时机。现时努力工作储钱,就是等待入市一刻。

有网民分享个人经验,指自己没有父干,前女友因而提出分手。(连登讨论区截图)

置业纵有风险 租住更缺保障

勉强置业的心态不健康,因为无人知道未来二三十年的宏观经济及个人事业仍否稳定,能够如期偿还按揭。把整副心力投放在置业游戏,会错过其他人生目标,更往往是得不偿失。然而,这是无可奈何的决定,基层市民轮候公屋无期,薪金积蓄稍高的一群,要么住在父母家,若果家居狭小,唯有搬出来住。

要不是勉强置业,就只能挨贵租,租金随时占去薪水一半。如果要压下租金,就唯有居住伸手可及的㓥房、开放式单位,没有舒适可言。

相较之下,如能够置业,当上业主,即使清还按揭的过程吃力,但供款最终成为单位资产,不是给房东赚去。早几年置业的一群,还可受惠于低利率和更长还款年期,供楼比租房更划算。

当然,房屋市场失衡,很大程度建基于政府重置业轻租住的政策。首先,在金融风暴后,租务市场自由化,住宅租金可以任意提升,租客难有议价能力。若要选择较廉价租金,就要每两三年搬屋,居无定所。其次,公屋、居屋供应 2000 年代开始被削,近年政府追落后也要时间。市民难以找到可负担住房,只能在私人市场竞逐有限单位。第三,政府向投资客征楼房税不够强,远未能打击投资潮。

施政报告在即 盼能纠正置业歪风

港人蜂拥置业,不能随便怪责港人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因为是整个经济制度催生扭曲的居住期望。如果要跟 1966 年的香港比较,今天市民厌恶租屋的风气,不逊从前。若要找一点相异之处,那或许是现今父母早知子女没有能力付首付,若有能力,乐意自掏腰包,而非指望儿子和女婿自行解决。

的确,现届政府推出措施压抑楼市,例如新居屋提高折扣率,稍稍压下怨气。即将发表的施政报告,预期会把更多现成地皮兴建公营房屋,增加长远公营房屋比例,市民得以安居。然而,政府若光说增加土地,继续维持置业阶梯,不平衡租客和业主的权益,不分割自住及投资市场,香港人的置业风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