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树成垃圾 本港每日平均弃1106公吨木材 回收再造困难重重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台风山竹为本港带来严重破坏,多处地方塌树,清理后的树木恐怕全遭运送至堆填区,不少经悉心种植、护理达十年以上的大树成为“垃圾”。木材是有机资源,可回收再造成家具、木板、木煤、肥料等,但本港的回收产业链未完善,回收成本高昂,令废物未能重生成有用的资源。

2015年《香港固体废物监察报告》指香港每日平均掉弃1,106公吨木材/藤料,除常见的工业用途、运输卡板和一般木制家具,本港每年台风塌树所造成的废弃木材亦占有一定数目,受台风山竹影响,截至本周一上午,便已有1,500宗塌树报告,而去年台风天鸽及帕卡连环袭击,也有约一千多宗报告。加上圣诞树、桃花树等节庆消耗,每天被送进堆填区的树木数量惊人。

长春社在天鸽袭港后检视的890棵树木中损毁树木的种类

每天将树木埋于堆填区,却不断进口由各地砍伐树木而来的产品,根据环保署统计,2015年在本地循环再造的废木只有一千公吨,可见木材一年的回收量只有约一日的弃置量。在出口方面,从都市固体废物回收之可循环再造木料(包括木糠)的出口数量只有207公吨,价值 $65,000,即每公吨 $312,收益较低,未能吸引市场进行回收。

环境局早年曾提出,废木材价值低廉,而回收废木材的运输成本高昂,因此香港的废木材回收行业并不活跃,又指环境保护署一直积极联络各废木材生产者及收集者,包括政府各部门,鼓励他们直接把废木材运送到环保园或其他合适回收商作处理。

+14

“环保园”位置偏远 运输成本为最大阻碍

现时香港只有少数回收商把旧木箱翻新循环再用或把废木材破碎出口以循环再造。在港经营回收再造并不容易,数年前位于屯门环保园的香港鸿伟人造板公司是全港鲜有经营废木材回收再造的公司,将废木材重造成木卡板及木煤作能源,该公司2007年开始经营,去年四月其租约到期后,政府环保园网页的租户名册已不见其名,负责人黄先生曾于访问中表示,环保园位置远离市区,由于运输成本高,不少人会将废木材送往废物转运站,而不愿送往环保园,令每日最高可吸纳一百多吨废木的工场只收到少于六吨废木,原材料不足。

废木材体积大,有媒体指出将其运送到市区废物转运站比运送到偏远的环保园的运输成本可高出近一陪。负责环境卫生及清洁的外判公司为了节约人手、加快运输速度、节省成本等,往往直接将木材运送至距离最近的市区废物转运站或直接掉弃到堆填区。而若由环保园的再造公司支付运输的油费等,则成本过高令回收商无法回本。

在寸金尺土的香港,加上工资、运输成本高昂,回收业确实难以生存,但废物回收是社会必须处理的议题,政府不能袖手旁观,在环境保护及资源重用的前提下,在自由市场中难以生存的回收业,政府应提供补助,如资助废物分类及运输服务,为环卫及清洁公司提供经济诱因,转运可回收的废物到合适的工场。有内地木材供应商股东认为香港政府须补贴回收商,才能促进本港环保工作,该公司于内地韶关的废木再造刨花板厂,便获得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减免。

内地收紧废纸进口标准,香港无法出口废纸,以致各贮存地方堆积如山。(吴钟坤摄)

重建本地回收产业链 环保工业障碍重重

今年2月,内地收紧废纸进口标准及审批程序,导致农历新年期间香港废纸围城,九成回收商停收废纸,在港府与内地商讨有关配额才复运内地,当时回收商指若情况持续会爆发结业潮,其后政府推出应急措施,开放屯门环保园的临时用地供业界免费暂存废纸。

过份依赖出口,本港的回收业会受到内地政策的影响,所以政府更需要作出长远规划、重建本地回收产业链,不然,未来只会出现“废铁围城”、“废胶围城”等。绿惜地球总干事刘祉锋认为本港垃圾应自行处理,指出本港并无下游工业,难容纳工厂,现有扶助不足。

屯门环保园沦为废纸货仓,只能为出口废物充当暂存用途,实为浪费。环保工业除了具备社会功能,如能营运得当,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发展环保工业可以节省资源,延长堆填区的使用期,以及提高生产总值。近年政府计划重新推动本地工业发展,更以旧衣循环再造成纤维纺织品为例子,鼓励以科技研发协助工业与高增值及知识型经济融合,创造就业机会,但本地环保工业大部分却只停留在小型社企、民间自发组织等营运方式,政府亦未引入最新科技协助行业发展,对环保工业的实际支援仍然未够。

资料来源:《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13 - 2022》

《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13 - 2022》显示,政府正分阶段在全港设立有机资源回收中心,第1期已于今年7月落成并投入运作,把厨余回收及转化成可再生能源,处理量预料约每天200吨,并指未来会采用各类转废为能的新技术,污泥处理设施、有机资源回收中心及综合废物管理设施将可生产大量能源,这些能源可直接用于设施的运作,剩余的能源更可输出作其他用途。政府应加快资源回收进度,除基建设施及扩大回收再造的废物种类,亦要配合市场上的环保工业,完善本地回收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