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Google“重返”中国 美企进华发展是为势所逼?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谷歌(Google)八年前宣布退出中国市场,现今有传“重返”中国,引起各方回响。《人民日报》日前在社交媒体发表文章,欢迎Google返回中国。不过,其实Google一直没有离开过中国市场,Google为何选择此时“高调回归”?多间美国企业积极进入中国市场只为商业利益?抑或另有原因?

Google未曾离开过

近年,“Google重返中国”的传闻不时传出,多间外国媒体(《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路透社》、《法新社》等)报道,Google“跪低”,将在中国推出符合当地法规、经审查的搜寻器,过滤有关“人权、民主、宗教、和平示威”等中国政府限制的内容。《人民日报》周一(6日)以Facebook、Twitter的官方帐号发表文章,以《Stability prerequisite for China’s internet opening up》(以中国互联网开放的稳定前提),表示欢迎 Google 回到中国,惟必须以遵守中国法律为前提,令外界认为传闻会成真。

《人民日报》在海外社交平台Twitter及facebook刊文指,欢迎Google回归,但前提是要遵守中方相关的法律政策。(人民日报facebook)

事实上,Google从未离开过中国,2010年后仍有中国业务。

.在中国可以正常使用的Google服务:Android Wear、网页版Google地图、Google翻译、Google AdWords体验中心.去年12月,Google在上海举办Google中国开发者大会,宣布将于北京设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今年1月,Google与腾讯签署一项覆盖多项产品和技术的专利交叉授权许可长期协议;同周,Google在深圳开设第三个在中国的办事处,其中上海办事处的业务以科研为主,广州办事处则负责销售和客户管理。.科技网站《The Information》一份报告称,上海办公室的硬体工程师数量已增至100人以上,北京、上海的雇员总量达600人,深圳办公室的规模或达300人。

不少内地高校校园网目前已可以登入Google学术搜寻器。(网络图片)

尽管如此,Google还是错失了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的时期,当年的互联网用户只有约三亿人,去年已倍增至近八亿人,市场如此庞大,想“重返”市场亦不无道理。不过,美国国内有不少人批评Google“背信弃义”,有国会议员更指责Google可能会“帮助中国封闭真相”、“令人不安”。客观而言,企业要进入新市场就理应要守当地的法规;虽然Google八年前“晦气”宣布退出市场,八年后又“跪低”,予人“双重标准”的感觉,但随市场环境变化多端,改变商业策略也不足为奇。

贸易保护政策驱使美企“走出去”

更值得留意的是,Google“回归”不仅是商业决定,当中亦有政治因素。虽然现时还有几亿人并非互联网用户,潜在用户人数众多,但Google要重夺市场占有率,开拓新用户并不容易,加上过分“河蟹”搜寻内容更随时赔上声誉。Google的进华之路不易走,何不取其易,保留现有的中国业务,放弃以“进取”的做法重夺中国市场?

上周四(2日),英国《金融时报》以《分析:特朗普贸易战给美国企业带来风险》为题的文章,认为不能忽略中美贸易博弈带来的影响。无可否认,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其贸易保护政策显然令美国企业感到不安。特朗普打着“本土”旗号,想逼使所谓的“制造业”回流美国;加上中美贸易关系渐趋恶劣,为免身受其害,不少美国企业更积极“走出去”,尤其开发庞大中国市场,例如Tesla、Apple,免得关税增加令成本上涨。在中美贸易战如箭在弦之时,Apple、Google和IBM的行政总裁造访中国,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维护美国企业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可见美国企业为免被特朗普“断后路”,积极与中国建立良好关系。

中国的互联网人口庞大,相信Google不会放过这个全球第一大市场带来的发展机遇。(路透社)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亦看准美国企业蠢蠢欲动,在六月中旬,海南省政府《提升海南旅游国际化水平3年行动计划》,推出多项措施吸引游客到访,当中令人触目的是在海口和三亚设特区—“外国游客集聚区”,开放使用YouTube、Facebook、Twitter、Google、Instagram,吸引一众国外的科网企业到华发展。由此观之,美国科网企业与中国合作只是各取所需,“跪低”与否并不重要,即使面对国内的批评亦无阻其进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