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lance哀歌】政府无心保障自由工作者 任企业自由压榨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在端午节,不少港人稍事休息,享受一个长周末。当然,工作族不会因为假期绝迹,除了商店职员、司机、医护人员,相信还有一群电脑程式员、食物速递员、艺术工作者在埋首工作和项目。后者大部份也属于现时冒起的“零工行业”(gig economy)。有正职的人羡慕他们工作弹性、不用困在一个地方工作至少十个小时。但是,自由的背后,随时是朝不保夕,而且同样面对被老板压榨的风险。政府需要防止企业以自雇为名,削减工作保障。

设计师多会接freelance工作,但要求不清晰、时间紧急、被走数都是freelance经常发生的问题。(视觉中国)

没有独立统计自由工作者 政府落后时代

劳工及福利局日前回复立法会议员莫乃光的质询,内容有关零工经济的现况及工作保障。然而,回复并没有反映实况,关键之一是政府统计处没有分开统计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和自雇人士(self-employed persons)。再者,政府没有搜集自营作业者及兼职雇员的待遇资料,例如有薪病假、年假、劳工保险,强积金计划供款等。结果,老板、演员、软件程式开发者就归在同一类别,但工作处境和待遇就南辕北辙,有碍分析。

莫乃光的质询,源自其代表的资讯科技界愈来愈流行零工经济,即透过互联网平台或应用程式接洽工作,或者本身从事科技相关工作。这类工作按项目计算薪酬,员工缺乏保障。在更早吹起新工作风气的地区,例如欧美地区,政府也着手改革统计方法,了解对社会、经济和法例的影响。

在美国,劳工统计局尝试定义 “另类工作安排”(alternative employment arrangements)类别,其中一项正是“独立承包人” (independent contractors)(注),包括独立顾问及自由工作者,并得出各分项劳工人数及占全体劳工比例。因此,港府需要检讨“综合住户统计调查”、“收入及工时同比统计调查报告”的统计方法。

今年1月,外卖服务App Deliveroo(户户送)约50名港岛区员工发起罢工。有车手曾向《香港01》表示,曾闻车手交通意外后向公司报工伤,但遭公司回应“冇嘢帮到手,因为冇保险”,仅叫车手休息。自雇合约之下,Deliveroo车手既无保险,亦无有薪病假。(赖俊杰摄)
+4

合约纠纷、假自雇 自由背后有苦涩

即使统计层面有缺陷,调查结果仍值得细读。统计处推算,在今年第一季,共有21.6万自雇人士。假设有一半为自由工作者,占本地工作人口不足5%,不算多数,但人数近年明显上升,并集中在几个范畴,包括“运输、仓库、邮政及速递服务、资讯及通讯”、“金融、保险、地产、专业及商用服务”及“公共行政、社会及个人服务”行业。

全职和稳定的兼职者,羡慕自由工作者可以自己控制时间,在一段时间接触不同工作,远离办公室政治,兼顾工作与家庭,甚至可以挣取更高收入。不少青年人不甘困于同一个工作空间,情愿找几份工作,甚至成为“斜杠族”(slashie),拥抱多个身份。香港青年协会在2016年的调查发现,有一半15至34岁受访者曾于受访前一年内,曾从事各项弹性就业方式。

当自由工作者和各项弹性工作,并非这么美好。合约纠纷和假自雇是常见问题。在青协的调查,有受访者抱怨,以自由职业或自雇人士为对象的保险,现时不大盛行,万一自身或参与项目的人士发生意外,将难获得保障。事实上,一些网络平台企业(例如 Uber、Deliveroo),以自雇形式聘用员工,撇除员工福利和意外责任。即使真的自雇,不少自由职业没有签合约,有人曾被拖延发工资,甚至被骗,但因为缺乏证据,加上金额不多,没有追究。

政府须改进统计 增加保障 确保有汗出有粮出

政府只重申员工只要符合连续性合约受雇,就有假期及津贴保障,显然落后于时代。劳工处没有备存关于工作的投诉数字,也无从统计纠纷普遍程度。我们不要忘记,依统计处数字,40岁以上的自营工作者较不足40岁的多近一倍。种种不公,对于步入中年的真/假自雇人士,职涯不定,劳工保障缺乏,前路的风险较青年人更大。

因此,政府必须加强重视自由工作者,以至各类弹性工作。首要是检讨统计方法,因为没有数字,没有记录,难以客观掌握全局。第二,是参考各地政府法规改革,增加保障,避免假自由真压榨,企业不能削去必要的劳工福利。第三,港府必须检视自身外判和合约工作,以及科技平台企业员工有否被假自雇,并判断要否纠正。诚然,散工、自由工作、一身多职,不是全新事物,也有不少人喜欢,不宜禁绝。关键是劳工,商界和政府谨记,弹性不是卸责的借口。政府要以身作则,停止剥削外判工,规管商界才有说服力。

在美国,纽约领先全国,去年五月实施订立保障自由工作者基本劳工权益的法例,包括价值在 800 美元以上必须使用书面合同,必须支薪,雇用者不能因工作者行使权利而施加惩罚和威胁。实施一年,当地消费者事务部收到 264 宗投诉,协助工作者讨回 25.5 万美元报酬。 新加坡政府已成立工作小组,建议多项有益自雇人士的保障,例如与保险业商讨合适医疗保险,制订通用的规范合约,建立调解机构,同时要求自雇者供医疗保险户口。

在英国,零工工作者占约 6%。纵然去年发表的顾问报告,没有具体改善弹性劳工的措施,只有抽象的改革方向,欠缺具体措施,但英国劳资审裁处判决 Uber 实际控制司机工作,裁定司机是打工,最少应有最低工资和假期工资,为平台企业劳工扳回一城。

当然,改革会增加企业成本,雇主和科技平台定必反击,一定遇到阻滞。Uber 在英国正进行上诉,并且在法国一宗类似官司胜诉。

 

注:其余三类为“召唤工人”( on-call workers)、“临时工”( temporary help agency workers)和“合约工人”(workers provided by contract fi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