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宿舍耽搁八年 张建宗应引以为耻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首批青年宿舍预计于2019年第一季落成。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在网志指,政策目的是助青年人储蓄,又言青年人只要努力,总会有出头天。青年宿舍计划早于2011年推出,部分当日期盼政策落实的青年已超出年龄限制,难以受惠。尤有甚者,首批宿位只有80个,连杯水车薪也算不上,而且宿舍租金与市价挂钩,未有充份考虑到青年的负担能力。政府在改善青年宿舍等过渡措施的同时,也需要根治楼价失控的问题,才能让青年安居乐业。

张建宗在回应议员提问时指,司法人员推荐委员会严格遵守《基本法》第92条运作,按司法及专业才能选用法官,法官的背景、政治、社会及经济等观点因素,不应在考虑之列。(余俊亮摄)

青年宿舍计划早于2011年由曾荫权推出,原订最快于2016年落成,荒谬的是,项目至2016年仍未动工,仅完成前期顾问研究,当时估计,项目最快于2018年落成。早于2011年,楼价问题早为人诟病,项目计划于2016年才落成,已是远水难救近火。如今首批宿舍要到2019年才落实,一些当日的青年早已成为中年,不符合青年宿舍18至30岁的租户限制。加上首付宿舍只有80个单位,根本难以应付青年的需求。青年宿舍谈不上是一项政绩,官员更应引以为耻。

另一方面,青年宿舍属自负盈亏项目,租金难言合理。政府指,负责营运青年宿舍的非政府机构订立的租金不可超过邻近地区面积相若单位市值租金六成。须知,自政府取消租务管制后,租金早如脱缰野马,超出市民的负担能力,宿舍租金与失控的市场挂钩,而非按青年的负担能力计算,本质上已犯上严重错误。更有甚者,一些项目位处于上环、旺角、佐敦等租金昂贵的地区,以市价六成厘定租金对初出茅庐以至工作数年的青年来说,都是一大负担,遑论助青年人储蓄。

+5

“青年宿舍计划”已然沦为青年间的笑话,张建宗在网志上的“鼓励”,更令青年感到气愤难平。“只要努力,总会有出头天”一语,暗示年青人住在宿舍期间,只要努力储蓄,他日必可上楼。但他必须认清,失控的楼市才是青年人难以“出头”的本因,本年初有机构发表报告指香港的楼价超出市民的负担能力,以家庭来计算,市民要不吃不喝19年才能完成供款。房屋供款早已压得青年人喘不过气来,他们又哪有空间去谈理想、谈创业?观乎去年的报道,张建宗名下的物业总值1.5亿,他善于投资、以置业为乐,固然是他的自由,但是他不应将他的“理想”强加于人,要一整代人陪他奉上宝贵的人生去偿还房债。

官员在认识上犯下大错,政策自然难以对症下药。青年宿舍的首次租期至少两年,总租期合计不得超过5年。乍听之下,五年是颇长的时间,但是我们须问,这些能够入住青年宿舍的“幸运儿”,在租约完毕后又可以住在哪里?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表示会推出港人首置上车盘,青年人一度期望房屋市场会出现结构性的转变,只是运房局局长陈帆及后表示首置上车盘在房屋供应统计上将会算作私楼,其售价高低可想而知。此外,政府又漠视私人市场失控,一直坚持居屋以市价七成出售,早为市民批评是“托市”;其供应量不足,亦使之形如大抽奖一般,难应付庞大的需求。在这格局下,青年宿舍也许是一时的救生筏,青年最终仍要泅渡不见边际的苦海。

青年宿舍实为政府怠政的其中一例,房屋问题荦荦大者、人所共见,其症结在于政府迷信自由市场,任其失控,牺牲了广大市民的福祉。适逢土地大辩论展开,政府应兼听民意,作出结构性的改革,重订居屋定价机制、增建中产公屋以及改变公私营房屋比例,让青年从供款的桎梏释放出来;否则,官员常挂在口边的青年问题,根本无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