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观点】文科报考率未见起色 政府不能视若无睹
文凭试将于三月开考,观乎考评局于本周一(1月29日)公开的数据,中史、历史、中国文学科的报考率均未见有多大起色。政府常言要加强STEM(Sciences科学、Technology科技、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数学)教学,培育创科人才,但是文科对于社会同样重要,政府不应任其自生自灭。尤其是政府常言学生国民意识、史识不足,就更应该要壮大中史、中国文学、历史等科目,让学生对国家有充份了解,提升文化素养。
推行STEM固无不可,香港的创科产业远远落后国际,政府理应急起直追。但必须警惕的是,政府推动STEM背后隐含一个逻辑,就是学生学习纯粹为了就业,知识只是达致名成利就的手段,而非目的。可以预见,随着STEM大行其道,被视为“风花雪月”、“不着边际”的人文学科将更乏人问津。
理盛文衰彰彰明甚 政府不应视若无睹
文科式微并非言过其实,比较2017年以及2012年(首届文凭试)的考试报告,“理盛文衰”的现象甚为明显。当中以中国文学科的情况最堪忧虑,在2012年一共有205间(43.7%)学校开设中国文学科,及至2017年,即减少56间至149间(33.6%),下跌近十个百分点,至于开设历史、中国历史的学校亦下跌四及五个百分点。反之,同期开设化学、物理、生物科的学校都分别录得上升,开设化学、生物科的学校更分别录得逾十个百分点的升幅。
事实上,现时中国文学科、中史科的报考率甚至不如殖民地时期。殖民地政府的教育体制一向压抑学生的国民意识,重视学生的工具理性多于思辨能力,但是当时文科尚且未陷于如此弱势,观乎回归前最后一届会考的数据,中国文学科、历史科的报考率分别是12.2%、26.1%,但是在今届文凭试这两科分别只有2.9%、9.6%考生报考。照理回归后政府应提升港人的国族认同,荒谬的是政府在这方面却几乎无所作为,终致新一代学子对国民意识薄弱。
也许有人认为,选科是学生的自由,政府无力干预。然而,这说法无异于视教育为市场,任凭学科于市场供求中自生自灭。文科关乎市民的人文素养、国族认同以至思辨能力,政府绝不能任凭文科衰落。如果政府对于这些科目的命运置若罔闻,又何异于以供求之名,行“去中国化”之实?
必修内容过多 选修科乏生存空间
归根究柢,文科乏人选修,原因之一是文凭试的必修课程太多,令选修科缺乏生存空间。过去会考只有中文、英文、数学三科必修科,学生一般会选读四科选修科,至于高级程度会考,则只有应用英文、中国语文及文化两科,学生一般报考三科(3AL)或两科半(2AL 1AS)的选修科。但是文凭试规定学生要报考中文、英文、数学、通识四科必修科,学生一般只会报考两个选修科目,以今年的报考数据为例,就有七成学生只报考四个核心科目、两个选修科,至于报考四个核心科、三个选修科的学生只占17.4%。
必修科目增加,学生学习选修科的时间变相减少,至于各大专院校一般只计算一至两科选修科目,学生自然不会为兴趣多选修一科。此外,学生一般会选读评分准则较清晰的理科,至于“可变性”较高、考核内容较多的文科难免乏人选修。
提升文科地位 政府须双管齐下
为了提升人文学科的地位,政府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改革必修科课程,另一方面改善选修科的考核内容。
近年来,通识科已成众矢之的,不少建制派认为其令青年人热衷政治,引发近年来连串的政治风波。但是通识科的意义正正在于其政治部分,须知学界一直争取成立公民教育科,只是港英政府却知而不行,对于民主、政治教育等方面避而不谈,及至1996年,港英政府推出了《学校公民教育指引》,内容包括法治教育、民主教育等等,可惜回归后教育统筹局却未有付诸实践。及至2012年首届文凭试展开,通识科的“今日香港”单元正正包含民主政制、法治等内容,有助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不应轻易废除。
但是各界必须正视通识科范围过广的问题,通识科涉及全球化、现代中国、今日香港、个人成长与人际关系、公共卫生、能源科技等选修单元。学生在应付考试之余,更加要背负校本评核的沉重压力。对于教师来说,范围过广亦大大增加了他们备课的难度,更何况通识的考核内容与时事有关,他们要花大量工时在准备教材之上。对此,政府大可研究减省通识科的课程,释出课时,让学生有空间报读选修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