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社工.倡议(一)】驻校社工谈青少年问题:我们像接波小丑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青少年问题”成为近年社会各界愈趋关注的焦点。家庭关顾功能减弱,教育制度改革缓慢,孩子们身上满是社会问题的缩影。中学社工作为青少年成长的同行者,承托住学校和家长的期望,却囿于制度的桎梏和不合理工作负担,从守门员的角色滑落,“年轻人受到的压迫,有时并非我们社工处理得到。”
社福政策与社会制度层层相扣,当政策不随社会需求改变,当制度缺少前瞻性的规划,政府的服务永远只能处于“扑火”的状态。因儿童自杀数字及虐儿率上升,政府终于拟推于2018/19学年增加拨款资源,在小学落实“一校一社工”政策。相较之下,中学“一校一社工”政策推行18年来始终未有彻底检讨。孩子们的成长路愈走愈窄,需要的是抗逆力还是聆听陪伴?中学社工作为青少年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安全网,为何渐渐变得有心无力?社福政策应如何改革,才能托住下坠的孩童与背负生命的社工?
本文为中学社工专题第一篇,从前线中学驻校社工的眼中,体会青少年成长路的困境。

【中学社工】倡议专题 

一. 驻校社工谈青年问题:我们就像接波小丑

二. 【中学社工.倡议(二)】“一校一社工”不合时宜 须加驻校社工

“青少年问题”成为近年社会各界愈趋关注的焦点。(资料图片)

1. 青少年面对的困境复杂化 教育只有一条路?

2017年10月,包括学童、立法会议员、防止自杀联盟、家长联盟等团体在内一行数十人,手持写满日期的黑布,赤足游行。这几年,“自杀潮”、“抗逆力”、“正向教育”几个词不断萦绕社会,引起群情激愤。青少年自杀,虐儿事件占据媒体版面,已然成为社会隐隐的伤痛。香港大学防止自杀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6年香港24岁或以下的青少年自杀个案多达69宗,15岁以下、15至24岁青少年的自杀个案数字,较2015年都有上升。在以年龄划分的自杀数据分析图中,青少年的曲线明显上扬。而社会服务联会最新调查指出,在2016/17年度由中学驻校社工跟进的29,726宗个案中,近6,000宗属于精神健康,逾2,300宗为自杀问题。

刺眼的数字让政府开始正视“青少年问题”,2017年施政报告宣布,政府将于2018年中成立儿童事务委员会,青年事务委员会亦升格为青年发展委员会,并由政务司司长负责。回顾2016年,为应对渐长的自杀数字,“防止学生自杀委员会”随之成立。委员会于2016年底发布的分析报告指出,学生自杀行为由复杂因素互相影响而成,包括精神健康、家庭/朋辈、学业压力等。

青少年问题复杂化,成为几位中学驻校社工的共同感受。

Riva从事社会工作15年,做过小学社工与家庭服务的工作,目前为一间band 3学校的驻校社工。从前的工作经历让Riva尤其重视家庭视角,在他看来,理解青少年面对问题前应先分析家庭情况。对于社工而言,一旦接到个案,不仅会同学生倾谈,还会通过家访了解家庭环境。

Riva喜欢与人聊天,也善于与人交谈,他总有办法逗孩子开心。但他发现,有时候在学校与学生交流完,他们看起来开心多了,应声答好,但第二天返学又是哭红了眼,原来是因为父母离婚。“我怎么能令到孩子开心?我只是让孩子离开房间的时候不那么伤心。(问题) 源头不是我,不是学校,是父母。”

若然失去家庭的支持,回到学校可能又会面对另一重压迫。自从进入教育系统,孩子们的人生似乎只有一种胜利目标,学校的竞争气氛、社会对学历的要求、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全都捆绑在孩子身上。Riva认为,“读书焦虑,就是社会认为不读书没前途。为什么?你进不到好的大学,好的科目,找不到好的工,你就没有未来,买不到楼……”

社会弥漫竞争气氛,教育似乎仅剩一条路可走——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为未来奠定基础。浸信会爱群社会服务处“中学生抑郁焦虑状况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呈抑郁征状的学生人数达到过往六年新高53%,其中有25.2%学生呈现高焦虑征状。而最多的焦虑来自学业和考试压力,有22.3%的学生压力来自文凭试,其次有17.8%有学业压力,14.6%认为有前途问题。可见现时学业负担已成为引发情绪问题的最大触发点。

与Riva同为“社工复兴运动”成员的Penny,已是有六年工作经验的中学驻校社工。他向教育制度发问:“教育制度是不是令学生相信,知识就可以改变命运?老一套的观念,对他们是不是还有效呢?读书成绩好是不是等于有好工,有前途,生活无忧?这些方程式对现在这代人已经不是一个等号,而是问号。”

中学驻校社工Penny(左)与Riva(右)认为,现时社会制度有诸多问题,导致青少年问题频发。(郑子峰摄)

2. 匮乏的生命教育 如何养成抗逆力?

学童自杀引起群情汹涌,“防止学生自杀委员会”针对过往三个学年71宗小学、中学及大专学生自杀个案,于2016年11月提交报告。然而结论却写道,结果并无显示学生自杀的成因源于教育制度,引起众议。尽管如此,无论是委员会成员还是政府官员,仍表示愿意检视教育制度有关部分,并加强支援和保护青少年免受自杀风险影响。

提倡保护学生,政府所考虑的方式是提升学童的抗逆力。回应从2014/15学年开始涌现的自杀潮,卫生署于2016年1月推出实行三年的全港性心理健康推广计划“好心情@学校”,由优质教育资金提供每间学校200,000万元拨款。在这项针对学生、教师和家长的计划中,其中一个关键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正向思维”,以解决的在人家关系、环境适应等方面的问题。

学生问题是否源于抗逆力不足?Penny对此有所质疑,他认为政府以年轻人抗逆力不足来解读学童自杀的现象,因此增加“好心情”等支援计划来处理问题。他续指:“这个可能是他们(政府)的解读,但我们的立场是,到底是不是年轻人抗逆力不足,于是引致他们要走上自杀这条路,还是环境上逼到他们无路可逃呢?这些事是我们觉得政府要深思熟虑的地方。”

从事驻校社工工作半年的Florence,认为学生缺乏生命教育。(吴钟坤摄)

Florence从事驻校社工工作半年,尽管只是一名新人,对于生命教育有一番体悟。在她看来,学校提供加强抗逆力的“好心情”活动,未必真的有所成效。例如在学生放学期间组织活动,“这完全不合理,如果对于一个有情绪状况的学生,放学后他会宁愿离开学校,而不会花一个钟的时间做手工。这根本不会解决到压力来源。”Florence曾同学生交流参加讲座的感受,学生却不会投入活动中,只当做睡觉休息的时间。她认为,这些活动背后的问题,是没从学生角度出来来思考如何帮助学生,“不仅要站在学生角度想问题,连形式都要接近年轻人的喜好去设计。”

“即使在主流的学生,学生基本都在读书。真的希望社会变好的话,要有生命教育,一代人传一代人,社会才会改变。就算弄很多活动都好,都不仅要学生留意一个层面,要接触多些社区的事,去认识社会有不同层面的人。”Florence会与学生一起参加真人图书馆的活动,希望帮助孩子们打开眼界,“他们的成长不只是成绩,还应在这些过程中有所改变。”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儿童及青年服务总主任姚洁玲指出,“不是说抗逆力不好,而是要看抗逆力如何建立。”她强调对于青少年而言,抗逆力的养成需要通过和他人建立关系和培养成就感,“我们说的抗逆力,好像变成教育课程,只看个人素质的有无和高低,而不去看建立抗逆力的工夫做得够不够。”

4. “我们主要做的,就是建立关系;我们做的事,也容易筋疲力尽”  

“我们处理的事,也容易令我们筋疲力尽。愈上心的社工,愈容易有情绪。你知道有些问题,不是个人可以解决,要令学生明白那不是他个人的问题,而是制度的问题。这又是一个漩涡,”Penny感到无奈,“你不知道个人怎么改变,又变成走入一个死胡同。”

——“抛波小丑。”

走在死胡同中,学生能怎么办?Penny和Riva希望能助人自助,“好多事是未知的。做这行,你撒了一个种子,你不知道它究竟会不会发芽,长成一棵大树,还是在不利的环境里枯萎。我们不知道,只能撒种了。”

筋疲力尽在Florence身上也有所共鸣。“我想很多社工都有精神健康的问题。我们不断说,希望政府做一些规划,即使很累,都要去思考问题症结在哪里,而不是停下来。不然你对这些生命是愧疚。”她忆起与一位学生谈话的经历,学生起初说话不多,她与学生的情绪共振,比学生更早流泪。“有时候学生会说,你这份工好轻松,可以这样‘吹水’,”Florence无奈地笑道,“我觉得好孤独。社工长期处于有口难言的状态,你不能把工作上的事告诉不相关的人,工作上的压力也不能让别人承担,”有时遇到老师交付个案,期望社工当下立即处理,但却不知道社工已经焦头烂额。

“社工好像冷气机的网,隔离外面的灰尘。”Riva说,“(学生)开心是不会来找你的嘛,会去找朋友,不开心才会来找你。你要怎么给对方和自己一个空间去纾解情绪呢?”

在中学推行“一校一社工”时,曾强调不论学校的 性质及学生人数 ,为每所中学提供一名全职的驻校社工。(资料图片)

5. 打破学生成长路的困境 从注重学校社会工作开始

孩子身上满是社会的缩影。当我们谈及青少年问题时,不能回避青少年的成长路铺陈于种种社会制度之下。家庭的照顾及学校的教育体制,最能形塑青少年的习惯及品格。当出现“青少年问题”,最先应该对症下药的,并非青少年本身,而是其背后的成长环境。

家庭功能失效早已是社会不可规避的问题。贫富差距悬殊、工时过长、单亲家庭数字上升,种种问题带来家长缺乏对儿童的照顾,甚至衍生出家庭暴力、虐待儿童等令人心痛的事件。毫无疑问,社会制度的问题与个体息息相关,学校教育体系若然能为学生提供小班教学,真正在学校培养关爱文化,从老师的角色为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提供成长所需,而非局限在成绩上,想必能比零散的课外活动有更多成效。

不过,实际一点来说,当家庭和学校的安全网已不足以支撑青少年成长,着重建立人际关系、拥有协调社会能力的驻校社工便成为青少年不可缺少的同行者。然而,对于中学来说,尽管“一校一社工”政策已经实行18年,但当年的情况与当下已有天壤之别,一校一社工的人手配备早已跟不上需求。

“他们(学生)有时候想要有人陪伴就已经足够了。那些活动不一定‘击中’到他们的需要。”Florence说,但这份陪伴的工作,却时常令人觉得“累”。“其实好累。整个社会没有重视生命这部分,很多都是看数字。我觉得那种累是面对生命的无力感,看到学生被压迫的状态,你也不能去怪任何一个,因为他们都是被压迫的,在这个制度里面。”

陪伴,这份最需要付出时间的工作,对于驻校社工而言,却面对重重掣肘。

>> 目前中学社工制度中最重要的“一校一社工”是否仍然符合当下需求?驻校社工遇到什么束缚?政策如何改变,才能更好帮助青少年成长,并避免小学“一校一社工”政策重蹈覆辙?第二篇,将探讨“一校一社工”政策的得失,以及改善的方式。

    其他倡议专题

照顾夹心阶层选择权 增建中产公屋

罢工是谈判手段 香港需要“罢工权”

最低工资调整至70元 非天方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