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一社工.政策分析】从拨款见政出两门 证深层次问题未解决

撰文: 杜洁心
出版:更新:

5岁女童临临怀疑被父母虐打致死,引起全城热议,各界要求要关注照顾学童、防止虐儿;社会反思学校和前线社工要负上把关责任,最新公布的《财政预算案》,落实“一校一社工”成为不争事实,最终政府分别从奖券基金拨款5.04亿元,为幼稚园推先导计划;教育局则从经常性开支中拨款约1.38亿元,加强及优化公营小学资社工及辅导服务。
财政资源问题透过“揼水”解决,但细心分析,有关拨款来自来两个不同部门,正正揭示政府在处理虐儿问题,无统一部门应对。另外,今次解决虐儿的力度,亦不比当比当年推行中学“一校一社工”尽心,因处事由当年不论“学校的 性质及学生人数 ”,却变奏成昨日宣布的“全面落实‘一校一社工’,不宜铁板一块,不希望有长官意志”;甚至社福界有声音形容,所谓政策,原来只有钱。
事实上,当年实行中学“一校一社工”的时任社会福利署署长,以及近来为虐儿发声,指示劳工及福利局和教育局会马上研究完善机制,以保护孩子免受伤害的,同为现任特首林郑月娥。

财政司长陈茂波昨宣读财政预算案,冀长远小学可达至“一校一社工”。(罗君豪摄)

由两个政策局研究的完善机制,最终由奖券基及教育局经常性拨款,合共6.42亿元款项打响头炮,然而最新公布的只有款项,无触及更多具体细节。其中小学方面,学校可选择外购驻校社工服务;学校直接聘请一位持有学位的注册社工;或学校可维持现有做法、继续聘请学生辅导教师。

至于幼稚园,政府消息人士则表示,倾向以非政府机模式合作进行,但具体安排、社工与幼稚园学童比例、甚至哪一区先行,并无具体方案,与之前传出有一至两区选择学校作试点,明显存在很多问号。

中学“一校一社工”于2000/01学年推出 社署为社工办先导课程

然而,同为“一校一社工”,最先于2000/01学年正式于中学推出时,并非如此处理。政府当年在非政府机构和各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营办青少年服务的非政府机构以及外展社工队、儿童及青年中心和温习阅览室调配资源,为每所中学提供一名学校社工;为让新加入学校的社工有足够的时间作好准备,当年社署甚至为学校社工举办先导课程、与非政府机构举办经验交流会。

当年有关政策正式推行,正是林郑月娥出任社会福利署署长。

在中学推行“一校一社工”时,曾强调不论学校的 性质及学生人数 ,为每所中学提供一名全职的驻校社工。(资料图片)

翻查当年政府提交予立法会文件,甚至有一句形容:“‘一校一社工’政策的精神 ,是不论学校的性质及学生人数 ,为每所中学提供一名全职的驻校社工。额外的服务需求 ,会由社区服务提供。”

罗致光:幼园学生数字异很大 “一校一社工”并不公平

然而,事隔多年,现任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却曾撰写网志指,“在幼稚园推行‘一校一社工’的要求,由于幼稚园学生数字差异很大,由50多至500多人。若‘一校一社工’并不公平,亦不合运用公帑成本效益的考虑。”他指,如何推行为幼稚园提供社工服务,要循序渐进,才是道理。说法与当年的说法相反。

劳福局局长罗致光网志,文章题为“由保护儿童说到‘长官意志’”。(网页截图)

消息人士:小学不宜铁板一块

至于小学,为何不能参考中学模式,由社署派社工到小学提供服务?消息人士昨日指,小学支援辅导服务与老师关系密切,要考虑情绪行为问题,而青少年需要的支援与小学有别,由(小学)学校购买服务,关系更直接、密切及适切,切合到小学需要;消息人士甚至形容,“未有时间表全面落实‘一校一社工’,是不宜铁板一块,不希望有长官意志,学校可自选合适模式。”

同是“一校一社工”,如今变成“不合运用公帑成本效益”以及“不宜铁板一块,不希望有长官意志”;究竟政府有多大决心保护儿童,防止虐儿?难怪有社工认为“无加到人手,只系拨钱取替部份现有辅导人员”,并且批评现时情况只余下钱。

只有钱、无训练,政策更政出多门,幼稚园由社署的奖券基金负责;小学则由教育局负责;不免令人联想到与临临悲剧发生后,学校与社工互推责任的一幕。若要前线做好把关,相关的政策局是否应有所协调,而非各自为政,继续把稚儿生命作为推搪卸责的“筹码”呢?

踏出一步  社工:“有好过无”

然而无论如何,政府总算踏出第一步,大埔浸信会社会服务处助理社会服务协调主任孙美琦则形容,现时的试验计划是“有好过无”,为设立幼稚园驻校社工走出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