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星辉.观点】《夸世代》得奖 反映台庆剧乏善足陈
本周日(1月21日),《夸世代》于万千星辉颁奖典礼2017获得最佳剧集奖,引起公众哗然。有观众认为《降魔的》、《踩过界》的质素远比《夸世代》为佳,对赛果深感不满。观乎比赛准则,最佳剧集是由观众以及无线电视幕后制作人员组成的评审团队共同选出,赛果多少反映了无线的审美风格、发展方向。《夸世代》就算不是劣作,但是随着周边地区影视业界的竞争日趋激烈,无线必须有所警惕,着力提升剧集质素。
随着无线踏入50周年,无线有意重整旗鼓,投放更多资源制作剧集,并与内地的影视平台合作拍剧,据指部分台庆剧的制作成本高达5,000万元,比起过去的2,000万高出逾倍。可惜的是,资源投放与剧集的质素未成正比,去年的台庆剧仍未有多大改进。
守旧体制亟待革新
不少人将无线剧老套归咎于前线编剧,但是早有人批评无线体制固化,经审批出炉的剧本倾向保守、缺乏创意。反之,一些由下而上生产的剧集,却能获得好评,不少人不满《降魔的》未能得最佳剧集奖,因为此剧的题材新颖,情节环环相扣。事实上,《降魔的》乃内部剧本比赛“重重有赏”的作品, 由员工自发创作,《降魔的》的成功,多少反映无线编剧的能力不俗,只是受到制度限制,难以发挥。无线助理总经理杜克之曾言要改变无线的编剧方式,还望改革能够推而广之,让观众耳目一新。
另一方面, 无线一直奉行垂直式生产,从商业角度看,这运作方式固然能够防止员工为其他电视台服务,并将天下兵器尽归其下。这种制作方式在过去行之有效,多少因为一台独大,但是随着内地影视业兴起,不少影星、幕后人员都北上拍剧,垂直式生产制已岌岌可危。现时无线要找回一线花旦小生回巢拍剧,就只能签署部头合约。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打破垂直式生产制,于无线来说也是一个机遇。无线电视与其抱残守缺,倒不如主动引入其他制作单位,革新内部文化。举例说,ViuTV去年的网络短剧《短暂的婚姻》就起用著名舞台剧编剧庄梅岩编写剧本,并由新晋导演陈发枝执导,剧集颇获好评。虽然无线近年起用了王晶拍摄数出剧集,表现未如理想,但是观乎《风云天地》、《赌城群英会》的内容仍不外乎家族斗争、赌博类型片的老路,与内部生产的剧集其实相差无纪,无线应尝试引入更多具新思维外部人才,以留住观众。
北上之路障碍重重
过去,万千星辉颁奖典礼是全城盛事,但是随着无线的地位江河日下,这节目的重要性也今不如昔,这可见诸于节目收视率由早年的逾40点下滑至近年的30几点。公众本期望无线在50周年会有一番作为,但是无线这一年的表现,却令观众失望而回。
事实上,自2000年1月4日起,国内广电总局发出规定国内电视台不能再于黄金时段播放香港电视剧集,港剧已在内地日渐式微。近年网剧大行其度,广电总局又批准网络平台的引进剧可以占网上平台的剧集30%,本是港剧大展拳脚的契机。香港影视业必须把握机遇,重振昔日的声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