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打工仔渴望打风与红雨 不想返工全因香港落后?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俗语有云:“夏天为大地带来雨水”。炎炎夏日暴雨与风球不时来临,亦为一众打工仔带来无限希冀。不过天气总是不似预期——这个星期一虽滂沱大雨,但仍只是三次黄雨警告讯号;前几天又听闻周末将有热带气旋来临, 打工仔即时心碎一地,感慨“打风总在放假天”。但后来天气报告又指周末或会放晴,打工仔也随即松一口气,皆因终于可以在晴天下放假。
香港打工仔对于风球或暴雨来得不及时宜的悲愤,其实反映出大家对工作以至生活的取态。简单来说,即是工作不快乐,使打工仔寄望突如期来的打风带来额外的假期。为何大部分打工仔工作都不快乐?你以为纯粹因为“old seafood”?其实皆因香港的社会经济结构使然。

工作不快乐,使打工仔寄望突如期来的打风带来额外的假期。(网上图片)

香港打工仔满足感是全亚洲尾三?

虽然每个打工仔心里对梦想工作都有不同定义,对工作条件的排序也不一样,但当中不外乎就是“满足感”。而“满足感”离不开人工、工作性质、晋升机会、工作时数、增值机会、公司环境、福利、公司风气等。这种种因素都会影响打工仔认为工作到底是“生存”抑或是“生活”,也影响他们对工作的热情与归属感。

可是,根据2016年人力资源软件商Workday委托调查机构IDC,在香港、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及印度进行的调查,只有28%香港打工仔说在工作之中找到满足,在亚太几个地区之中排尾三,仅比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好。而影响到打工仔未到从工作中找到满足感,皆因香港社会与经济结构及发展,与当今的职场文化的差距愈来愈大。

不同世代打工仔对梦想工作看法

当今的职场文化是甚么?虽然仍有不少年轻人追求高薪又稳定的工作,但近年也出现一群宁愿赚少点,更看重工作性质、公司环境、增值机会与自主空间的人。而这群人十分著重工作的机构有没有视自己是人而不是“一粒缧丝”、工作性质可否充实自己,还是只会令自己一天一天地“死去”。

这种取态,与七、八、九十年代的打工仔文化截然相反。当时的打工仔选择工作时,首要条件大多是“能否稳定升职加薪”,因此公司规模与架构、行业前景、工作稳定性都是当时的打工仔认为“梦想工作”必要的元素。

几代人对打工的看法都不尽相同。(网上图片)

渴望打风 原来关经济结构事?

有以上的分别,只因在过去数十年,香港的社会大环境、年轻人的成长背景、社会普遍价值观等都出现了巨大转变,几代人对工作出现䢛然不同的看法也属自然。年轻世代看待工作,更重视工作性质、公司环境、增值机会、与自主空间,但香港整体的工作环境却因本地经济结构问题,未能转型,仍然停留在昔日的模式,自然造成新一代打工仔与公司之间的隔阂,也间接令一众打工仔在炎炎夏日渴望八号风球与红雨的来临──在无法脱离工作的“困境”下,打风落大雨不用上班或提早下班,都令他们合理地从日常沉闷的工作岗位中逃逸。

不少打工仔在公余时也会收到上司whatsapp或电邮,自然有感工作没有完的一天。(视觉中国)

问题可以怎解决?

要解决以上问题,企业要维持足够劳动力,保留人才,公司的人力资源政策及管理文化有需要转型外,政府也应该制订各项针对性措施。如针对产业倾侧的问题,当局应在教育上增加资源培训人才,大力推动大学内的科研成果商品化。面对中小企或商户承担极高的租金及其他经营成本,政府应放下盲目地信奉自由经济市场的定律,深入思考怎样为各类中小企尤其是一些新兴的创科企业减低经营成本,营造更有利的条件,才可以为打工仔带来更多元化的工作机会。有了更多的工作选择,更好的工作条件,自然可以减低打工仔对公司怨气,不但职场关系变得融洽,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也会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