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征费完全被比下去
垃圾征费计划在1月闹得沸沸扬扬,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承认“很多市民不了解垃圾收费如何执行和相关细节”,无奈押后实施,并改为在4月1日起先试先行。两个多个月一晃过去,又有多少市民了解垃圾收费如何执行和相关细节?
如果看垃圾征费的官方网页,时间仿佛停留了在1月。最新消息仍为“政府将于2024年8月1日实施垃圾收费”,发布日期是2024年1月22日。但4月1日就要先试先行了,14个地点也没有在官网公布,市民基本上零感觉。
议员未必好多少。局方也是到上星期五(3月22日)才向立法会提交文件,附件包括14个先试先行地点:西九龙政府合署、荃湾满乐大厦安宁楼、柴湾连翠邨、九龙城成龙居、深水埗北河街15及17号、深水埗长沙湾道58号、大埔新达广场、屯门卓尔广场、新生精神康复会屯门长期护理院、屯门嘉涛耆乐苑、旺角鋿晶馆、新蒲岗新光宴会厅、大家乐(金钟海富中心分店)、大围汉年茶餐厅。
14个地点虽说类别广泛,有政府大楼、公营房屋、私人住宅、商场、院舍和食肆,但加起来涉及的人口肯定不到香港百分之一,试验作用极为有限,更无从令市民逐步熟习垃圾征费的运作。就连最有条件执行的政府处所,竟然也只得西九龙政府合署,也就是政府总部也不用参与其中,实在说不过去。这是因为局方怕混乱,所以精挑细选、万中无一才有幸先试先行吗?计划明明已升级由政务司卓永兴副司长协调政府跨局跨部门合作,毋庸妄自菲薄。
1月宣布押后时,局长表示会到十八个区议会解说,“未来我们一定会花更多时间更多的努力做好宣传教育”。两个月过去,宣传教育做了多少?还有市民投诉最多的回收设施不足问题,局长在立法会居然表示并非只靠“绿在区区”,而全港超过2700个屋苑已设有回收桶。三色回收桶长年不为居民所使用,岂是无因?
增加智能厨余回收箱可能已是政府做得比较积极的工作。目前看来未有多少问题,但炎夏将至,会否令市民对厨余回收箱却步,当局亦须及早制定对策。
垃圾征费、鼓励回收涉及改变市民的生活习惯,绝非简单工作。但该做的事就得做,官员必须拿出执行能力。上星期刚完成的廿三条立法,将垃圾征费的工作完全比下去。由大量法律工作的筹备,到铺天盖地的宣传,官员进取地解说、澄清,令政府的讯息几乎无孔不入地进到社会每一个角落。相比之下,垃圾征费的推广可谓高下立见。
是不能吗?但廿三条立法能够如此高效。是不为吗?但局长声称政府有决心落实垃圾征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