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海明察|财政预算案为何会失预算?

撰文: 梁海明
出版:更新:

梁海明专栏|寰海明察

每年的《财政预算案》都是香港特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其对财政赤字或盈余的预测却时有偏差,这一现象长期受到公众和媒体的质疑。那么,为什么这种偏差会发生?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或可从数据的局限性、模型的假设偏差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等角度来探讨。

首先借助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当年的一个经典问题来解读。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当时,英女王在造访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时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为什么没人注意到?”(Why did nobody notice it?)面对这个简单而直击本质的提问,LSE负责人嗫嚅以对:“在每一阶段,人们都倚赖他人,而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做对事了。”言下之意,没人需要负责,答了等于没答。伦敦政经学院经济学家Luis Garicano后来曾在英国《卫报》写道:“我告诉女王,局面失控的原因是那些在贷款链上每个环节工作的人,都渴望继续执行他们拿薪水该做的事情。”

他们的言下之意,整个系统中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掌握的资讯是准确的,导致对危机的全面性和严重性缺乏清晰的认知。

这一回答反映出经济学预测的一个重要困境:即使现代经济学模型可以处理大量数据并进行复杂计算,但如果基础假设存在偏差,或者关键变量被忽视,预测就会失败。而这可能是香港特区政府财政预算预测失准的其中原因之一。

在四年后,英女王再度造访英伦银行时,银行的一位主管试图补充回答:“大家以为市场是有效率的,大家认为法规没用,经济看起来不错,所以滋生了自满心理。”这番解释进一步揭示了经济预测中的盲点——对市场和经济的过度乐观假设,以及对不确定性风险的低估。

英女王曾问为何未能预料金融海啸发生。这反映了普遍对市场和经济的假设过度乐观,以及低估风险的不确定性。(资料图片/Reuters)

英女王的提问启发我们透过经济学视角来审视香港财政预算预测时而失准的原因。以下几个因素可能是关键。

其一,经济学模型的假设局限性。经济学模型通常基于“理性人假设”,即认为市民、企业和政府会以理性和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式行事。然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表明,现实中的经济行为常常受到情绪、习惯和短期心理的影响。

例如,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时,市民可能过度储蓄以应对潜在风险,而不是按照传统经济模型预测的那样维持或增加消费。又例如,企业可能因对未来前景的过度悲观而减少投资,或者因过度乐观而忽视潜在风险。

特区政府的财政预算预测,往往假设经济体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如果这些假设未能捕捉到市民和企业的非理性行为,就容易导致预测失准。例如,当特区政府预计某项政策可以刺激消费时,市民可能因经济前景不明朗而选择储蓄,最终达不到政策预期。

其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香港作为高度开放的经济体,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极为显著。金融危机、地缘政治冲突、全球供应链问题、新冠疫情等事件,都会对香港经济产生重大冲击。而这些外部因素往往难以纳入经济模型的预测之中。

例如,在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特区政府在危机前的财政预测,未能预见到全球经济的急剧下滑的速度和造成的冲击。又例如,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对香港本地消费、国际贸易和旅游业的冲击超出了任何模型的预期。

故此,英女王的问题“为什么没人注意到?”恰恰反映了经济预测中对外部环境风险低估的现象。香港财政预算预测中,出现类似的低估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三,数据的滞后性与解读偏差。经济预测依赖于大量的经济数据,但这些数据往往存在滞后性、不准确性或不全面性。例如,国际贸易数据、消费数据和就业数据通常需要时间才能完全收集和分析,而特区政府预算案的制定时间却是有限的。这种资讯的滞后性使得预测结果容易偏离实际。

此外,数据的解读也可能存在偏差。例如,特区政府在预测财政收入时,可能高估了某些行业的复苏速度,却低估了其他行业的长期困境。正如英女王的提问所揭示的那样,当所有人都倚赖于有限的资讯并假设这些资讯是完备的时,错误预测就不可避免。

其四,市民预期与舆论反应的影响。特区政府财政预算预测的偏差不仅仅是经济模型的问题,市民预期和舆论反应也可能进一步放大预测的失准。

例如,当本港媒体和市民对财政赤字的担忧增加时,可能导致市民减少消费或企业缩减投资,这种行为反过来会加剧经济放缓。特区政府在面对预算预测失准的批评时,有可能会采取短期政策来缓解压力,但这些政策可能并不符合长期经济发展的需要。

有趣的是,经济学界又利用媒体报导的数量来预测经济衰退。例如,《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中“衰退”(Recession)一词出现的频率被称为“R指数”,其波动与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具有高度相关性。这种效应在香港也可能存在:当舆论普遍认为财政预算会失准时,这种预期本身可能会对经济行为产生影响,进一步扩大预算预测的误差。

《财政预算案》公众咨询在12月15日展开。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认为外围环境持续不明朗,环球政经局势复杂多变,本港经济处于结构调整过程,政府必须更谨慎管理好公共财政。(财政预算案公众咨询宣传片)

有市民可能会问,预测失准是否是经济学的常态?英女王当年提出的“为什么没人注意到?”揭示了经济预测的核心挑战:我们对未来的预测是基于不完全的信息和不完美的假设。香港特区政府在财政预算预测中面临著类似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著预测是无意义的——没有一个模型是完全正确的,但有些模型是有用的。即使有瑕疵的模型,也比完全没有模型更有用。即便预测存在偏差,但它依然是市民理解和规划经济的重要工具。

有市民曾经表示,在特区政府工作的经济学家要向天文学家学习,因为香港天文台预测八号风球的准确性,要高于经济学家对财政预算案的预测。这种说法虽然带有调侃意味,然而,这并不意味著经济学家可以忽视改进财政预算预测的准确性。正如天文台通过技术革新和数据积累提高了风暴预测能力,经济学家也需要更多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优化模型,增强对复杂经济系统的理解。同时,也需更谨慎地设定假设条件,充分考虑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而且,这一调侃也提醒市民要理性看待预测的局限性。无论是经济预测还是气象预测,都无法做到百分之百准确,但它们的价值在于为决策提供方向性指导。

最后,不妨问问本港市民:本地哪些报纸或媒体也可能像“R指数”一样,通过报导的内容或频率反映经济前景?这些媒体是否也在无形中影响著公众的经济行为,甚至对财政预算预测造成“自我实现”的影响?这一问题,值得大家去挖掘。

作者梁海明是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