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雄|增设学校辅导员关注学生精神健康,免悲剧再度发生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根据教育局向立法会递交的文件,在2020年至2022年间,合共71宗由全港中、小学向教育局汇报的学生怀疑自杀身亡个案,个案明显有上升趋势。在今年的DSE放榜日,更有考生疑因收到成绩单后未如理想而轻生,事件实在令人惋惜。这不禁令人反思,究竟是甚么原因令我们的社会新一代背负如此压力,令轻生事件屡见不鲜。另一方面,纵使教育局一直表示不同方面著手加强学生辅导措施,但仍未能完全阻止悲剧发生,整体政策是否可进一步改善优化?

来稿作者:张美雄

现时教育局政策

教育局一直鼓励学校采用全校参与模式去促进学生的精神健康,例如透过“普及性”、“选择性”、“针对性”三个层面去加强支援学生,包括有自杀风险的学生。另外,局方也为在职教师提供“精神健康的专业发展课程”,提高教师对精神健康的关注,并加强他们识别及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除此以外,教育局更联同医院管理局、医务卫生局及社署推出“医教社同心协作计划”,参与学校由 2019/20 学年的 90 所,增至2022/23 学年的 210 所。透过医、教、社协作模式,在每间参与学校成立一个由医管局精神科护士、专责教师和驻校社工组成的跨专业团队,与医管局的精神科团队、校本教育心理学家、相关教师和社会服务单位的社工紧密合作,就“针对性”的层面在学校为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学生提供支援服务。

除了以上教育局的计划外,现时中学也已经由“一校一社工”演变成“一校两社工”。照道理言,学校理应能比以往更有效地关注到学生精神健康状况。然而,现实数据反映却并非如此。根据浸信会爱群社会服务处的“中学生抑郁焦虑状况调查 2022”,指出分别超过三成及五成受访学生呈中度至非常严重的抑郁及焦虑征状。数据反映出现时政策仍未能足够地关注中学生的精神健康状况,支援服务仍然不足。

建议优化现行机制,并参照外国在校设心理辅导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每1万人至少需要1名精神科医生,本港大概需要730名精神科医生,但现时香港只有约427名合资格精神科登记医生,仍未能达标。精神科医生短缺,也会影响上文提及有关“医教社同心协作计划”在各学校推行的广泛性。如港府能够适当地输入医生人才,有效解决精神科医生的人手短缺问题,便能将全港中小学也纳入“医教社同心协作计划”当中,令学生的精神健康能够更容易得到专业的精神科医护人员提供支援。

优化现行计划故然能加强对学生的支援,然而,现时学校层面对学生的辅导,仍需过份依赖社工、或本身不是精神健康专项的教师。平日教师工作已繁忙,要处理学生学业上的问题,在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少不免容易忽视了学生的精神健康。因此,政府或许除了推行一校两社工政策,也应考虑可参考邻近地方政府的做法,在校增设“辅导员”。

以邻近亚洲国家日本为例,当地中小学从1995年开始有在校设有心理辅导员,为学生、家长以及教师提供心理辅导。其中成为学校辅导员需要相关的学位包括心理学学士学位、学校辅导员专门职业学位课程等,从中可进行到辅导理论、辅导技巧和实践等方面的学习。除了学位外,更要通过当地政府设立的学校辅导员资格制度,在考试取得学校辅导员资格后,就可以在日本的学校中从事辅导工作。由此可见,香港可参考以上例子设立相关辅导员机制,只要透过有专业资格的考试,辅导员可在有认受性的资格下在校执业,从而分担社工和教师的压力,透过心理辅导去帮助学童解决精神健康压力。

然而,不论是现行的“医教社同心协作计划”,还是“辅导员”的建议,也只是“补救于已然”的方法。要防患于未然,必须从社会整体氛围著手,减轻学生的压力,当然这也是涉及“藤掕瓜、瓜掕藤”的复杂社会风俗及政策等因素。因此,除了教育局以外,特区政府各个部门也应携手合作,跨部门制定一系列青年政策去疏导学生及青少年压力问题,培养其正向心理,保障他们的精神健康,才是香港未来发展重要的推动力。

来稿作者张美雄是西贡区议员、民生圆桌召集人。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