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包容青年独特个性 改变社会既定期望
近日,社会及一些评论人士关注心理疾病的严重性,故多从预防性的角度关注青少年的精神健康状态。翻查资料,港大精神医学系早前以流行病学形式做青年精神健康调查,发现近17%受访青少年过去一年曾出现至少一种精神疾病。当中以抑郁症最普遍,有13.7%,亦有74.1%精神疾病患者未有接受任何形式服务。参考慈善机构Mind HK的分析,每七位香港人就有一位在一生中会经历常见的心理疾病,而75% 精神健康问题会在24岁之前开始出现。
精神健康较差可能涉及不同因素,包括个人性格与心态、生活方式、家庭空间,甚至社会环境等。若然患者出现一些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极端行为,我们当然予以否定;不过,我们同时要以同理心,明白每位患者背后各有其不同故事,他们或正经历人生迷惘和低谷期,我们不应再将这些患者污名化。从宏观角度,我们得反思整个社会对青少年的期望,以及如何实践关爱共融精神。
来稿作者:黄伟杰
笔者认识一位负责青少年工作的社工朋友,他指出患有精神疾病的青少年为数不少,大多对自我价值和定位感困惑。他所接触的相关青少年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处于不同的社经地位及就读不同组别的学校。当中以焦虑和抑郁的个案较多,他们所展现的行为普遍是长期处于惊慌、欠缺信心和没精打采的状态。个中原因包括与人际关系问题(例如与家人相处有困难、遭受朋辈欺凌)、学业压力等。若细看就读不同组别学校的青少年,第一组别的学生面对的困难主要是追求成绩和家人的要求,第二及第三组别的学生同样面对追求成绩的压力,但与第一组别学生不同之处是,他们对毕业后的前途更感担忧,自我形象偏低。另有一些中三毕业的学生因转读其他类别的院校,感到自卑,不想让原本认识的朋侪得悉近况。
笔者亦认识一位人士,他在青少年时期患有抑郁,现已完全康复,并过著与普通人无异的生活。据他所指,他自小比较沉静,嗜好不多,甚少朋友,且被孤立和欺凌,家人因他乖巧的缘故而没有特别担心和理会他。及至中学时期,为了提升自我形象,他以学业成绩作为目标,可惜表现平平。他心想自己已踏入十多岁的年纪,不再是小童,却对将来悠长的岁月找不到“生存的意义”,萌生轻生的念头,幸而最终被救回生命。家人及师长因赫然发现此事件,强化他的人际支援网络,例如师长家访、单独进行午膳等,让他感到没被忽视。
我们可从上述的个案归纳一些要点:(1)有不少隐而未现的患者;(2)他们面对学业压力或挫败,而这些压力源头来自个人、家人或社会;(3) 他们未能清晰找到自我价值和立足处;(4)人际关系网络支援薄弱; (5)他们害怕给他人知道其困境和精神状态,以免人们赋予他们另类目光;(6)他们或认为靠自己独自应付眼前生活挑战。总括来说,为高危青少年提供协助是最有效预防精神健康问题的方法。
青少年皆有长处 行行可出状元
现时社会的主流论调是“精英主义”,在物竞天择和汰弱留强的社会下,人们视学历甚为重要,金钱和事业成是身份象征,这容易让“弱者”躺平,一蹶不振。学校是育人之处,过份地将教育市场化令教育发展不健全。学校教育多年来以市场化的模式运作已成常态,例如不少本地学校侧向以学生公开考试成绩、升学表现及学校增值作为成效指标等等。这些指标和质素评鉴往往变成为校内和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恶性比较文化,容易让学校偏离教育初心,令学校发展成像生产机器。近年“家长主义”的盛行,令上述现象变得明显,把“精英主义”的主流论调进一步强化。
我们必须有实际行动展现容纳的心,确信每位青少年有其长处,能“行行出状元”并给予他们盼望。事实上,普通教育和职业专才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从考评局2018至2022年报考乙类应用学习科目的全体考生的百分比所见,每年均停留于6-7%,职业专才教育受重视的程度仍平平。去年施政报告公布多项进一步推动职业专才教育(职专教育)在香港发展的新措施,以“职学联通、多元发展”的策略加强推广职专教育。我们期待职业教育推展和社会文化气氛有明显的改变。
当我们正等待职业教育推展和社会文化气氛有明显的改变时,各持分者可进一步思考如何让青少年应对“失败”。因应学生情绪需要,近年不少学校以正向教育为学校发展的关注事项,但我们毋须盲目跟从这风潮,以致令青少年掩盖和害怕“失败”。“赢在起跑线”多年以来成为父母或家中长辈的目标,为学童安排密集的时间表,无疑不利学童的身心健康,以及影响他们面对逆境的心态。
早前某电视台有一原创剧名为《反起跑线联盟》,讲述一群拒绝成为怪兽家长的父母与要求子女赢在起跑线上的“虎爸虎妈”在校园内展开一场理念之争,值得家长参考。面对眼前生活挑战和压力,近年学界有“失败教育”的倡议。例如生命教育机构“Why Not Education”提出,我们的下一代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击败。该机构指出,教育界如能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便已经介入让他们正视自己的挫折,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具备抗逆、解难、正向思维等素质及能力,便可避免累积成不断的挫折感,一蹶不振。
在青少年成长阶段,教师扮演著重要角色,但教育界却人人自危。近日教育部门推出《教师专业价值观和操守》学校培训资源套,并详列个案情境以供教师讨论及反思,但师生关系部分仍待明确阐释和厘清。当中较大的争议点是有关教师身份及场合的考虑,建议师生保持“适当社交距离”及端正庄重仪态。例如“搭膊头”合照或反映教师在师生关系上敏感度不足,未有认清教师专业身份。相关资源固然有其用意,但在现今社会和政治环境下,不少教师战战兢兢、诚惶诚恐,更何况是年青教师。在双职父母、跨境学童情况普及下,青少年较多接触的多为朋辈及师长。为有效照顾青少年的心理和成长需要,教育部门宜进一步廓清指引及展示具体例子,交代教师在照顾和支援有情绪需要的学生时,可如何处理师生关系。教育部门亦宜审视《教师专业价值观和操守》的推展力度,以减少具辅导学生经验的教师流失情况,以及确保教师保持精神健康,为有情绪需要的青少年给予正能量。
我们无从掌握现今青少年的精神健康状况是否较以往严重。我们不应因为近期小部分精神疾病患者的袭击行为,成为惊弓之鸟,并结果导向,把著眼点进一步转移至青少年身上,以致自我应验预言。我们只需回复原来应有的人际关系,落实关爱共融,冲破各种鉫锁,包容每位青少年的独特个性,改变社会既定期望,以及巩固他们的健康人际网络。
作者黄伟杰从事教育工作近二十年,具历史学、社会学及教育学学术背景,熟悉香港小学及中学教育课程。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