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慧思带来了一场闹剧
英国首相卓慧思(Liz Truss)周四(20日)承认自己已无法带领国家面对经济困境及不稳定的国际局势,幸幸然地宣布将辞去保守党党魁。她从9月6日就职首相起仅只45日后便下台,成为英国史上任期最短的首相。
卓慧思先前提出大幅减税和削减政府开支,引起资本市场强烈反应,虽然最终她撤回了“迷你预算”,但在党友的压力下最终只能下台,更被国民以生菜比她的相位更持久来揶揄。
卓慧思只是问题的一部份
卓慧思的经济政策毫无疑问解决不了英国的经济问题。然而,即使她未能当选,最终的结果可能并不会有多大分别。与卓慧思竞逐保守党党魁及相位的对手苏纳克(Rishi Sunak),经济政策理念其实与卓慧思大同小异,皆相信小政府大市场的经济思想,在角逐时两人甚至出现比拼谁能开出更大的减税金额——苏纳克与卓慧思分别开出了高达230亿镑及380亿镑的的减税方案。事后孔明地看,即便当初选出了苏纳克,他很可能照样会推出类似于“迷你方案”的减税方案,仍无法避过卓慧思式的政治灾难。
卓慧思既已辞职,据报苏纳克可能再次角逐党魁,约翰逊也有意角遂回朝。两个热门候选人中,一个是已证明无解解决问题的,另一个则是与刚下台的卓慧思有着相似经济理念的人。不论何者胜出,都不可能解决英国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甚至是对英国民主制度很大的嘲弄。
人民当负起民主的责任
英国当然是民主的,卓慧思是由执政党推选登位。卓慧思早已将减税写进她的竞选政纲,她上台后推出大幅减税的政策一早可料,然而保守党上个月还是选择推举她出位首相,这不反映了执政党都没有意识到问题之所在?而保守党则是在2019年在约翰逊领导下赢得大赢。奈何没有治国能力与实力的政客却有可乘之机,通过转移仇恨、派糖等根本无法根治社会问题的方式吸引选民支持,连国家面对着什么样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也搞不清楚,
这样的例子在不少民主国家或者地区比比皆是。约翰逊以贩卖脱欧理念而赢得国民支持,上台后并未能解决英国的经济问题。台湾的蔡英文依靠贩卖中国威胁及“芒果干”成功连任,但在反中的意识形态下内政几乎毫无建树。卓慧思则是利用“减税”这种派糖手段,企图吸引支持,最终却被资本市场无情地教训。
不能否认的是,选民也有份造成这种现象。在政客的鼓动下,民众错信一些甜言密语的民粹想法,一旦政策出了问题,便将问题简单归咎于这些政客,唾弃并推他们下台。但如果只是“好似疮疤忘了痛”,没有反思过当初为什么竟然会相信这样的政客,也不思考社会需要怎样的政策,即使再选过另一人上台,结果很可能只是重蹈覆辙。民主十分重要,但正因为此,社会对施政质素的追求同样也很重要。一百多年前,五四运动就提倡了“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我们要充份理解个中道理,勿让民主变为徒具形式化的选举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