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案|赤字竟变盈余 开支不能吝啬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星期三(2月23日)发表2022/23年度的《财政预算案》,将过去一个年度的预算修订为189亿元盈余,并且估计到今年3月底财政储备可以到达9467亿元。他在去年的原先预算却是会出现1,016亿元的赤字,以及缩减至8011亿元的财政储备,相比之下两者差额分别为1,205亿元及1,456亿元。
陈茂波在演辞里解释说财政收入预算会较原先高出15.5%,“主因是地价和利得税的收入较预期分别多435亿元和324亿元”,另外同期政府开支也较原来预算低了4%,“主要是由于经营开支较预期低188亿元”,所以分别需要将收入及开支数额调整为6,827亿元及6,990亿元,而在计入债券票据发行及偿还款项后录得盈余。
“估错数”非首次出现
其实同一财政年度新旧预算出现高额差距,对于现届港府来说已非首次发生。陈茂波上任的2017/18年度,原先预算盈额是163亿元,实际数字却是1,490亿;他前年原先预算赤字1,391亿元,结果实际赤字却是2325.41亿。前两次“估错数”可以说是受其初来报到及疫情突发影响,然而今番再次高估赤字,他却仍以本港作为开放形经济体很受外来环境影响及冲击一类理由开脱,表现实在有欠理想。
前任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固然也有过在2010/11年度原先预算赤字与最后实际盈余差上逾千亿元的经验,但陈茂波毕竟是会计师行业出身,严重“估错数”的次数与程度竟然却更高。在港府的量入为出财政原则下,“估错数”会直接影响整体公共开支,亦即是影响政策制定,问题不能看轻。
公共开支必须惠及人民
另一方面,受到新冠疫情肆虐影响,香港政府居然仍然能够在此等艰难环境下录得盈余,放眼全球各个主要经济体都难以找到几个同类例子。譬如早前新加坡也公布了2021/22年度修订预算,赤字幅度虽较原先估计收窄,但亦无法像香港这样能转亏为盈。不过这种“成绩”换一角度来看,恐怕只是代表港府财金官员来到这种境地,行事态度依旧过度保守审慎。
在最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可以看到,2022/23年度的公共开支预算总额约为8,518亿元,亦即低于两年前的8,543亿元实际开支。既然陈茂波在今年特别强调要“以民众为发展的中心”,提出“经济发展是为了提升所有市民的生活水平,让大家都可以分享到发展的成果”,按理就不应该做“守财奴”,大可放手提高公共开支务求普惠人民,像是设立全面退休保障、扩大公营房屋的保障范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