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真的可以应对人口高龄化吗?
劳工及福利局长罗致光周日(28日)发表网志,引用政府统计处月中发表的《香港统计月刊》及“人口生命表”数据,推论未来港人在2020年65岁男士的平均寿命可达86.52岁,活到100岁或以上的机会大约为12%,到2055年活到100岁或以上更有机会增达至40,610人。对于未来人口发展,于2020年出生的男婴平均寿命有机会再次上升,接近100岁,变相于70岁退休的可能性将会更低。
综合以上两点,局长认为现年65岁的市民即使购买了到90岁届满的年金,亦有很大机会面对在90岁后的生活开支无以为继的状况。他推介市民购买终身公共年金,因为年金可以保障购买者能够面对长寿所带来的额外财政风险,带来每月稳定收入,甚至可以促进家庭和谐。
年金可作支援 但难成支柱
局长在文中举例,假如夫妻在65岁时各购入50万元的公共年金,到90岁时将已合共领取1,665,000元,即使在八分之一的机会下成为百岁人瑞,仍可以继续领取年金。
不过,首先,在香港又是否真的有如此多人可以随时使用50万流动现金可以一笔过使用,买入公共年金?如果他们可以无压力地一笔过使用50万,他们又真的有购入年金的需要吗?其次,屈指一算,以局长举例的50万元的公共年金为计算基础,实质每人每月只能取得2,775元,其实此金额亦难以对长者生活作为经济支撑,反而更像一种生活上的小额支援。
此外,年金制度不会与对冲通胀,变相令年金的保证回报反而会随通胀而贬值。观乎由1981年计起综合消费物价指数就从未停止上升,去到2020年升幅接近五倍,由此趋势看来,年金可以提供的保障前景可谓令人担忧。
应对人口老化需要微观及宏观
诉诸经济固然可以解决人口个体老化大部分问题,但只流于微观角度去审视问题仍有其不足之处,对于整体人口老化问题似乎仍然需要全面对策。
即使现时政府有打算由地区康健中心作为起点,配合改善医疗劵政策,以医护人员为长者作出健康评估,有望改变社会“重治疗、轻预防”心态,同时著力推行居家安老以减轻医疗压力,但必须留意两者其实亦会牵涉到一定数量的照顾人手,而那些人手要从劳动人口中调配而来,有机会令整体社会生产力有所下降。
人口老化是复杂的结构问题,政府必须要将微观及宏观政策推行并施方能有效应对问题,进一步解决问题。具体而言,政府应该改革经济结构及控制楼价,让市民能在工作的日子积蓄更多,并透过扩大社会保障及福利,令基层市民也能获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