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保障小而生活使费大 安享晚年无从说起
随著人口老化,与退休相关的公共政策愈来愈重要。香港大学经管学院上周发表的《2021年经济政策绿皮书》,其中亦有一章探讨退休保障中的公共年金制度。然而,要在香港安享晚年,这还是不足够的。
目前政府提供的市民退休保障渠道主要有强积金、公共年金和长者福利津贴,其中年金计划让市民每月领取固定金额的收入直至终老,相当于购买退休保险“自制长粮”。其核心即是将退休时累积的资产,转化成一个永续的现金流。
年金参与度低 津贴限制大
政府一开始设定的投保额为100万,那么可估算若男性于65岁投保100万元,每月最高可获发5,800元固定年金。至于女性,由于预期寿命较长,所以回报率较低,同样保费则每月或发约5,300元。问题在于100万的保费对于贫穷长者来说遥不可及,对于中产及以上的长者来说,其每月回报即使不考虑未来通胀,也难以完全应付生活,因此他们更倾向选择市面丰富、灵活的投资产品。
再加上政府年金并不是全民投保,而采取自愿原则,以至于公共年金参与度不高,实施两年仅售出保单 8,900 份,而低参与率低也不利于降低年金的平均成本,更形成无法吸引市民加入的恶性循环。让公共年金成为保障全民的固定长粮是年金改革面临的问题,是否效仿瑞典、新加坡的强制全民参与制,是否对于贫穷长者的投保予以津助等,都是政府必须考虑的问题。
除了年金计划需改善外,政府现在的强积金和福利补助制度均有不足。强积金不仅保障人群不足,只覆盖了约八成雇员,最重要的是强积金的本质不是为市民“区隔”风险,增加“保障”,而是推波助澜地将金融理财能力不一的市民推向投资市场。政府真正提供的切实退休“保障”只有长者综援、高龄津贴和长者生活津贴。然而如长者综援的申请资产限额过低,适用范围不大,而高龄津贴和长者生活津贴的门槛虽较宽松,补贴金额却杯水车薪。
生活成本必须控制
从另一方面来讲,通过整体社会福利的完善来降低各类生活成本,同样让长者在晚年收入有限的情况下,也能负担必要的医疗与生活起居,然而政府显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在香港寻觅一片瓦遮头相当困难,不仅公屋轮候时间增长,去年底政府更在节节高攀的楼市面前,放弃“一手楼空置税”立法草案。私营院舍价高素质低,频现虐老丑闻,公营院舍轮候至死的个案又创新高。公营医疗僧多粥少一位难求,私营医疗却不是人人能负担。 坐拥八千亿财政储备的香港,政府却预告考虑到通胀及公共交通工具加价,未来或将长者两元乘车优惠调升至三元,丝毫不考虑在百物腾贵的香港,高官眼中的一个铜板或就是压垮长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让长者安度晚年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因此用投资思维、自愿选择模式来运营安老保障都有悖于其作为社会福利保障底线的角色。而政府的思维更不应将安老议题局限于提供稳定充足的长者收入上,更需意识到养老是整体社会福利中的一环,当医疗、住房、交通等刚需成本下降时,长者的生活成本自然也能降低,其退休生活便更容易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