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张建宗别再埋首写网志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政务司司长张建宗本周日(23日)又发表了一篇题为《改善医疗 刻不容缓 病人为本》的网志,内容大致还是重复同僚在其他场合已经说过的东西,而将最新这篇计算在内的话,他从上任至今合计已经撰写227篇网志。若果他是一介普通平民“博客”,这种坚持也许值得欣赏,不过放在应该带头管治香港的主要官员身上时,此举明显就只属于不务正业。

张建宗于网志撰文,提到政府近日积极向各界解说修改选举制度。(张建宗网志图片)

张建宗早于1972年加入政府,政务司司长是他为官近50年来最高的职位,负责统筹九个政策局和两个部门。理论上他应该善用其经验和人脉,尽力协助特首解决各项香港社会问题,可是月薪逾37万元的他,过去一年多除了写网志交代政府行动就少有现身人前,至今只在政府新闻网搜寻到不到20次关于抗疫的记者会或记者采访,相较去年同期政府举行的逾300场可谓少得可怜。

协调抗疫工作混乱不堪

诚然,外界不宜单凭其曝光次数少就认为张建宗没有做事,像是他从去年初起就领导“应变行动工作小组”统筹各相关部门抗疫工作。只是观乎本月初竹篙湾执行隔离检疫安排,多个政府部门“倒泻萝蟹”令得市民折腾,实难证明工作小组有效发挥效能,而背后带领官员统筹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张建宗自然责无旁贷。

而在本月6日张建宗代表政府回应立法会《把握契机,改善施政》议案时,他重申“本届政府十分重视各政策局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更以抗疫工作为例指出现行的“跨部门、跨局协作”运作良好,但事实上在此前后正是检疫隔离安排乱象丛生之时,连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也罕有为此事致歉,很难相信当时身为主要官员之首的张建宗有何底气说这一番话。

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发表网志,批评有人抺黑中央支援抗疫工作。(资料图片)

多项政绩表现难言满意

抗疫之外,张建宗的政绩亦是乏善足陈。他担任扶贫、青年、儿童、少数族裔等高层次委员会主席,亦统筹关乎香港未来的人力资源和扶贫范畴。可惜的是,该等委员会并未能展示多少成果,港人至今还是看不到政府有何具体政策应对本地居高不下的贫穷人口,甚至还把解决青年上流和失业问题“外判”给大湾区其他城市。

又比如在政制发展方面,改善行政立法关系本来便是政务司司长的职责之一。近两年立法会审理议案处处受阻,部分原因固然是抗争派议员肆意以瘫痪议会累积政治本钱,但张建宗一直未能及时化解乱局,最后要由中央出手改变选举制度才能结束混乱。中央不得不高调整顿立法会,无疑彻底暴露张建宗的庸碌。

权责变化并非消失借口

坊间曾有意见认为任何人坐上政务司司长之位都难保证必有一番作为,毕竟司长管辖范畴多寡与发挥空间的大小,很大程度视乎现任行政长官安排如何。林郑月娥不时亲率一众官员召开抗疫记者会或进行其他工作,加上她以前又取消了让政务司司长兼任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主席、效率促进组隔级主管等位置的安排,反映张建宗作为司长或多或少较其前任者受到更大制约。

尽管如此,政务司司长权责的变化依然不能作为张建宗“退居幕后”的借口。举例来说,《基本法》第53条便规定了“行政长官短期不能履行职务时,由政务司长、财政司长、律政司长依次临时代理其职务”,而张建宗过去一年多便八度署理行政长官职务共21天,接近于普通人一个月的工作天数。试问哪个社会能接受其政府首长有一个月时间避世不见人?

总而言之,张建宗担任政务司司长已四年多,期间港府政制民生工作成果溃散不堪,其人必须立刻带领团队问责。当然问责形式并不一定要是下台,但他们一定要痛定思痛、反省过往决策错误,尤其要打破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和因循苟且的官僚作风,务必达致政策上行下效,真正担起统筹和督导的角色,带领香港走出困境,而非只懂得在周末撰写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