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评审是科学问题 不应政治化科兴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争议了一段日子的科兴疫苗在农历新年期间补交了第三期临床试验数据资料,政府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本周二(16日)紧急召开会议讨论。委员会召集人刘泽星同日召开记者会表示委员会认为接种科兴疫苗的效益比其风险要高,将推荐紧急使用。坊间有一些声音对使用科兴疫苗提出各种质疑,惟当中不乏偏见与欠缺科学证据的假设。就正如抗疫一样,疫苗是科学问题,绝不应让政治和偏见取代科学精神,继而影响公共政策。

从科兴所提交的数据显示,疫苗整体减低有症状感染的保护率(即防发病)为50.66%,而两针相隔28日接种的保护率增至62.3%。虽然不少人质疑比率偏低,但正如专家所指,接种科兴疫苗的风险较低,即使保护率只仅超过世卫门槛,但仍然值得接种,可谓“利大于弊”。科兴的临床报告中虽然较少长者,第三期的一万多人中也只有600多名长者。不过专家许树昌同时表示,目前有1189万人已接种科兴疫苗,当中约六成人会出现打针位疼痛、一半人会头痛,但症状都属轻微于打针一至两日后会消失,并没有严重不良反应,证明疫苗的安全性足以达到紧急使用的水平。

▼科兴、BioNTech复星、阿斯利康疫苗保护率副作用▼

+3

紧急情况特事特办

有部分反对意见则质疑科兴的第三期临床尚未有在学术期刊上登出,甚至认为这违反专业精神,呼吁要坚守专业底线,说法似是而非。要疫苗研究在国际期刊发表,主要是为了让同行评审研究有否缺失,但个中始终涉及不少程序,或不必要地耽误时间。而且本港专家委员会12人已根据科兴提交的第三期数据,独立作出评审,其判断本身就有充份的专业性。正如专家之一的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指出,最重要的是数据,如能在学术期刊上刊出固然更好,但却只是次要问题。他指很多专家本身就会为这些学术期刊作评核,有能力从数据中批评疫苗是否可靠。

当然,专家并非无可质疑,但质疑必须基于科学,而不是纯粹抛出“未等期刊”之类的说法,便全盘抹杀疫苗的数据及效用。而刘泽星亦指出,他不但相信科兴第三期的数据可刊于医学期刊,委员会的评审准则甚至要求更高,而非降低了标准。

疫苗专家顾问一致推荐科兴疫苗在港紧急使用。图为委员会召集人刘泽星教授(李泽彤摄)

一般市民仍可选择

一些反对声音将批准使用科兴讲成是“迫市民当白老鼠”,更加是夸张失实。除了特定高风险群体外,疫苗接种并非必然,而且亦不强制性要特定接种科兴疫苗,市民可按情况选择是否接种,以及接种什么疫苗。即使公共医疗医生协会会长马仲仪担心,因为其他疫苗缺货可能致使前线医护当强迫性地接种科兴疫苗,但这本身不应该是针对科兴疫苗的原因,而是社会必要权衡的利害问题。始终接种哪款疫苗,不只涉及个人的主观选择,也要看客观上是否到货。而如今专家委员会既已作出评审及批准紧急使用,便足以证明科兴既没有严重不良反应,专家也认为安全可使用。接种计划应该怎样安排,便看政府官员的智慧及专家的建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