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案】改革税制以缔造公平社会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将于下月发表,六名建制派功能界别议员周四(7日)约见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提出税制改革建议。疫下政府已在防疫抗疫基金推出大额纾困措施,使库房储备急降,开源节流变得无法避免。但税制更涉及解决贫富悬殊、财富再分配等迫切的作,故政府不但要改革,更要有原则地进行。
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谢伟铨建议,当局的税制改革可从调高股票印花税、博彩税、汽车首次登记税出发,并建议研究引入物业资产增值税,取代现行的“辣招”,让有能者多付,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长远而言,他建议政府物业增值税、数码税、深化累进利得税等手段,并借此扩阔税基。保险界议员陈健波亦支持政府借扩阔税基改革税制,借此推动产业和经济发展,并建议政府本年可宽减薪俸税和差饷,助市民渡过难关。
政府经济顾问欧锡熊周四亦指出,虽然政府在疫情期间亦会维持积极财政政策,但推出逾3千亿纾困措施后,政府开支须更为审慎,以保财政稳健。但本港距离大规范群体接种疫苗尚有段时间,即使第四波疫情渐见回稳,中短期内经济难以回复正常,在众多防疫措施困扰下,失业率再创新高不足为奇。故在为民纾困和财政压力之间,上述的税务改革建议亦不失为可行出路。
税改不能“肥上瘦下”
扩展税基、调整税率可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但改革亦必须立足于累进原则,让有能者多付,否则只会“肥上瘦下”,难以扭转社会发展不均。如同欧锡熊指出,任何经济危机中低技术劳工皆是首当其冲。若然税改是以消费税这类带有累退性质的方向而行,势必加剧贫富悬殊差距,增加社会不稳风险。基层跟富豪买生活用品也要缴交同一税款,也无法促进社会资源公平分配。反之,谢伟铨建议政府可从股票印花税、博彩税和汽车首次登记切入,前两者并不涉及生产活动,而是针对资产增值和投机行为,后者则可增加车主的换车成本,以及减少市民使用私家车的意欲,间接可纾缓本港的道路压力。两者并不违背累进原则。
不过,谢伟铨另外提出以物业资产增值税,来取代楼市特别印花税就有商榷之处。政府在2010年起借特别印花税干预楼市需求,其原意是要遏抑物业炒卖风气,以时间换取空间,让政府和发展商追赶供应量,满足市民置业需求。但问题是本港楼市供求回归平衡遥远无期,若政府引入物业资产增值税来取代现有“辣招”,其针对范围必须涵概不同等级的物业,才能起到遏抑炒卖之用。若增值税只针对豪宅物业,便应维持特别印花税,以压制“上车盘”的炒风。故物业资产增值税的概念本身并无不妥,但如何同时调控楼市也是关键。
本港早在英殖时期奉行简单低税率原则,虽说是为经济起飞一大助力,但不同阶段自然需要不同公共财政理念和政策配合,才能紧扣发展步伐。本港税制狭窄早为社会共识,改革的讨论和呼声亦存在多年,如同早在2007年当局的咨询文件亦坦言,本港人口老化日趋严重,随之带来的财政压力将会愈来愈大。回归后本港先后经历亚洲金融风暴、SARS和2008年金融海啸等冲击,但历届政府无一不视简单低税率为金科玉律,屡次错失税改良机,无法为全民休保、失业保障等迫切改革奠定税收基础。本港先后经历反修例运动和疫症,已将现行制度千疮百孔的面向表露无遗,政府实要认真聆听变革的诉求,反思税务正义与民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