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扬言吞并约旦河谷 再证无耻的丛林法则
继吞并原属叙利亚的戈兰高地(Golan Heights)后,以色列再有新动作!周二(9月10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承诺,如果他赢得本月17日的大选,未来将会正式吞并约旦河谷(Jordan Valley)。虽然此举随即换来阿拉伯诸国口诛笔伐,但在盟友美国默许和护短下,国际社会的反对声音亦仅有表态作用。内塔尼亚胡为了在选举前巩固支持度,不惜主动挑起中东火药库的事端,践踏国际法。国际关系除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还剩下什么公义可言?
“今日我在此宣布,新政府成立后,以色列的主权将伸延至约旦河谷和死海北部”,内塔尼亚胡如是说。然而,主权“应用”至原本不属于以色列的领土,说穿了就是霸王硬上弓,恃着军事力量占尽优势,强行将上世纪中东战争的残局作结,做法跟早前美国大使馆迁往耶路撒冷,以及吞并戈兰高地一样无耻。
一直以来,以色列虽然口头上有意与巴勒斯坦达成和平协议,惟此仅是用来换取更多时间和空间,以开垦殖民地的方式,制造更多“在地证据”(facts on the ground),确保在“最终协议”中能获得最多土地。1967年6月,埃及、叙利亚及约旦向以色列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仅在六天后却被以色列彻底打败,让外界始料不及。战争除了迫使数十万阿拉伯平民沦为难民,更使以色列成功占领加沙地带、西奈半岛、约旦河谷、耶路撒冷旧城,以及戈兰高地。
“六日战争”作为1948年以色列独立战争的续集,个中的恩怨情仇难以用一场战争作结,若国际社会任由各方以拳头解决问题,最终和平亦难以降临。尽管联合国在1967年11月通过第242号决议,要求以色列军撤出在战争中占领的土地,但历年以色列领袖在美国支持下,对联合国无强制力的决议阳奉阴违,情况就像1974年以色列与叙利亚签署停战协议后,却在1981年出尔反尔,单方面吞并了戈兰高地。
内塔尼亚胡在此时打出“约旦河谷牌”,背后除了国家安全考量,更有选举的因素。战略上,历届以色列政府都视约旦河谷为战略要塞,允许军队占领该处不仅可以围堵西岸的巴勒斯坦人,同时亦与东面的阿拉伯国家(约旦、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保持一个缓冲带。个中盘算,有如前总理拉宾(Yitzhak Rabin)于1995年所言,“为了保卫以色列,安全边界将须广泛地设定在约旦河谷”。内政上,内塔尼亚胡不单正面对三宗贪腐案件的指控,而最近民调亦显示,他所领导的右翼利库德集团(Likud)与中间派“蓝与白”(Blue and White)的支持度不遑多让。因此,自制一个外交危机不但可巩固国内鹰派支持者,同时也可把焦点转移至阿拉伯世界反扑带来的“安全挑战”。
面对内塔尼亚胡的挑衅,首当其冲的并非是阿拉伯世界中口惠而实不至的政治领袖,而是一众早已活在人间地狱的巴勒斯坦人。须知,约旦河谷和死海北部几乎已占西岸土地三成,为约65,000名巴勒斯坦人和11,000名以色列非法定居者的容身之所。若然内塔尼亚胡狂妄的计划得以现实,这也等同于以色列能继续收窄西岸250多万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间,相信届时就连“地狱”也不足以形容巴勒斯坦人的窘困。
以色列的罪行可谓罄竹难书,内塔尼亚胡欲意吞并约旦河谷,只是众多国家罪行的冰山一角。例如,去年“回归大游行”(Great March of Return),联合国的调查委员会已表示以色列军队有干犯战争罪之嫌;而国际法院(ICJ)也早已裁定“六日战争”所夺取的定居点是非法扩张等,惟通通都被以色列无视。可是,国际法本应是寸步不让的国家行为准则,如今美国在特朗普主政两年多以来,已前后无视耶路撒冷、戈兰高地和约旦河谷的属性,承认以色列的公然霸凌行径,难道这是人权自居的国家应有之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