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最低工资比香港高? 港人不要去羡慕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今年一月初,行政会议提出法定最低工资由每小时 34.5 港元,调升至 37.5 港元,立法会在三月通过建议,并于劳动节起生效。
同样是今年一月,台湾提高最低工资(当地称基本工资),时薪由 140 新台币,调升至 150 新台币。按生效日计,换算港币(每港元兑 3.90 新台币),新的时薪最低工资达 38.4 港元,比香港还要高。由于香港物价较台湾高,似乎更显出香港的最低工资微薄。
香港的最低工资水平固然不足以糊口,但台湾的最低工资也不见得理想,原因之一,是月薪制的最低工资只及 23,100 新台币,相当于 5,923 港元。因此,单以时薪看,两地薪酬状况难以全面比较。两地民众要改善工资水平,仍有一大段路要走。

低工资、长工时,是不少基层打工仔之苦。(欧嘉乐摄)

为甚么台湾最低时薪会跑赢香港?先要说明,台湾的最低工资有两个制度:一是时薪制,一是月薪制。大部份的台湾人也是领取月薪,领取时薪的主要是工读生、青年及中高龄人士等兼职雇员,并非全职工作,累积每月薪水有限。近年,台湾政府强调要减少青年和基层贫穷,所以加快时薪增长。

回溯一下,在 1990 年代,台湾雇员的最低时薪跟月薪增幅大致相若,到 2007 年,最低时薪 因为计入假日工资,金额一口气增加 43.94%。在 2012 年起,时薪增幅开始持续领先月薪。按同期汇率计,台湾时薪在 2018 年起追过香港。

然而,外界不应理解为台湾薪水高。第一,相对最低时薪而言,最低月薪的涨幅较慢,由 2007 年七月到现在,最低时薪加了 57.9%,最低月薪只加了 33.7%,两者差距愈趋明显。

台湾历年薪资调整幅度。(联合报)

第二,纵使台湾的薪水增长,但幅度远远追不上经济生产总值,而厘订低收入标准的最低生活费也提升,故两者的比例近十年没有大变,月薪维持在最低生活费 1.8 倍左右,基层民众没有觉得实质加了薪。难怪总统蔡英文说“终于把曾经是低薪代名词的 22K,送入历史了”,不少网民反驳“23K 就不是低薪?”。

第三,台湾领取最低工资水平边缘的雇员比例,较香港为多。台湾劳动部估算,今年调薪后有约 226 万员工受惠,包括 45.6 万名时薪劳工,以及 180 万名本地及外来月薪劳工。现时 1,149 万名就业人口,即是说,仍有两成在职人口在领取最低工资或仅仅高于最低工资,远较香港估算的 7.55 万雇员、占就业人口 1.95% 为高。

尤有甚者,有台湾报章报道,因为时薪增幅增快,有些小企业雇主已经改聘月薪员工,但因为月薪员工不一定是全职员工,其他福利或休息等待遇或不相应增加,雇主可以借此减轻成本,雇员则未必享受增薪的好处。

因此,港人毋须羡慕台湾的最低工资的谈判成果。若然要提出台湾厘订最低工资的优胜之处,那大概是近年达致每年一检,而非香港的两年一检。

+3

事实上,台湾现在才审议《最低工资草案》,因为最低工资实行多年,只是按“法规命令”行事,没有经过立法院立法程序。台湾政府期望加强审议机制,更加保障劳工权益。相对而言,香港总算在 2010 年通过《最低工资条例》,最低工资委员会有法定地位之余,工资额须经立法会通过。

当然,港府不能因为最低工资两年调高三元,就是甚么功积。任谁也知道,时薪 37.5 元,根本不是甚么。打工仔要每天做十小时,每月做 26 天,才领到 9,750 元,光是房租就耗掉一半薪水,还有多少可以分配在日常生活?最可耻的是,政府带头用最低工资聘请外判员工,迄今没有打算调高。

“01 观点”倡议香港的最低工资最少为时薪 70 元,不少民间团体也提出参照按家庭开支厘订的基本生活工资,即每小时 54.7 元。两者均较法定最低工资高,也反证最低工资何其低。

工资多与少,除了按劳动市场供求外,还涉及劳资权力差距。如今工作零散化,工人组织力量下降,香港又欠缺集体谈判权,资方容易主导劳动市场价格。政府深知贫富悬殊严重,但单靠福利再分配,难以保障大众生计,因此必须协助劳方提升地位和力量。确立集体谈判权,协助劳方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既有助带动消费,更可减少社会矛盾,达致共融均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