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你唔死的最低工资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星期三(5月1日)就是劳动节,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今天(4月30日)拍板通过最低工资新机制。对于广大劳工,这是不是一份劳动节礼物?

现行机制“两年一检”,坊间早有质疑。立法会多名议员亦曾向政府当局表示,以统计处前一年的数据厘定下一年的法定最低工资修订水平,令调升严重滞后于市场情况及整体经济,并不可取。由王沛诗领导的最低工资委员会在检讨机制研究报告中建议改行“一年一检”,并获行会同意,总算是顺应了社会及议会诉求。

其次,委员会建议引入可加不减方程式,明年起最低工资的调整幅度(%)直接等如整体甲类消费物价通胀( 下限为零 )加上“共享经济繁荣”因素(下限为零),而不再如以往般由委员会参考“一系列指标”、公众意见等因素磋商而成,做法更加公开透明,符合坊间期望。

然而,“共享经济繁荣”因素指“最近一年的实质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减“最近十年的实质本地生产总值趋势增长率”再除五,换言之就算最近十年每年录得5%经济高增长,但由于增长率维持不变,按照这道方程式得出的结果仍然为零,无助增加最低工资水平。

又例如,就算最近十年经济增长率为3%,而最近一年录得5%,两者相减后的2个百分点仍然要除五,亦即只能令最低工资的调整幅度增加0.4个百分点。以目前的40元最低工资计算,“共享经济繁荣”因素只能推高增幅0.16元。

这样算不算“共享经济繁荣”?

“每年一检”和“可加不减”乍听之下是对劳工的一份礼物,但本质上新机制仍然离不开“跟通胀”的主调。问题是本港的最低工资本已定得过低,未来五至十年它主要只跟随物价上调,相当于维持实质水平不变,非但无助最低工资追上应有水平,实际上更有如阻止了这个进步的可能。

为什么说最低工资定得过低呢?根据劳工处的官方计算机,一周工作五天,每天工作10小时,最低工资只得8800元;就算一周工作六天,换算月薪亦只得10400元。当㓥房月租中位数已经突破5000元大关,吃个午餐动辄也要50元以上,最低工资在香港还能有什么生活呢?纵然“饿你唔死”,但亦仅此而已。

或许,香港的最低工资就只是为了“饿你唔死”?如果是要共享经济繁荣,为什么我们的最低工资水平从不考虑社会的经济成果,其他阶层的收入水平?香港目前的每小时工资中位数是80.1元,40元的最低工资相当于中位数一半也没有,政府是不是应该正其名为“贫穷工资”?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认同新机制,认为能够“减少社会对每次法定最低工资调整幅度的争议”。但他没理由不知道港铁票价按机制调整,但社会对加价的争议仍然存在。问题在于机制若然未能符合社会公平、经济公义,方程式就容易沦为维持利益倾斜、不思进取的借口。

劳工界一直争取以时薪中位数六成为最低工资水平,并非没有道理。同样是方程式机制,却能够令低收入劳工跟上主流打工仔的收入增长,真正共享经济繁荣,收窄贫富悬殊,甚至有望减轻政府的扶贫开支,同时增加基层劳工的消费能力。但如果最低工资只是为了“饿你唔死”,就难怪我们没有朝这样的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