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电竞经济唤醒电子业 惟欠产业政策促“再工业化”
早前,创科局局长杨伟雄撰写网志指政府于财政预算案拨款发展电子竞技(电竞),希望大众摒弃对于打机“玩物丧志”的想法;他又指出电竞可为年轻人创出新的出路。此外,电竞还带动到电子业的发展,但香港素来以不干预市场为由,不制定产业政策。然而,政府须摒弃以往做法,乘电竞之势落实相关的产业政策,促进电子业发展,研发及制造紧贴科技潮流的电子产品。
杨伟雄于本月5日发表以“创造条件 发展电竞”为题的网志,大赞政府在预算案“以史无前例的力度投入创科”,突显政府发展创科产业的决心和承担。杨伟雄认为,拨款一亿元发展电竞产业,正正代表政府认同电竞在本港的发展前景。他强调电竞可为年轻人另觅出路,更可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他又以两名年轻人为例,指出他们虽在学业上表现不突出,但能在电竞方面发挥所长。
“电竞经济学”兴起 惠及电子业
电竞不仅能为年轻人带来不一样的职业路向,更掀起了一股电竞经济学的热潮。根据荷兰市场研究机构Newzoo的市场调查,去年全球游戏业的价值约1,089亿美元,总收入较前年增加四成,收入主要源于直播/转播权、周边商品、电竞所需的硬件等。现时不少电竞概念股在各大资本市场都受到吹捧,例如全球最大电竞硬件开发商雷蛇(Razer)早前在香港招股上市,获超过21万人认购,超额认购289倍,连富商李嘉诚也有入股投资。
一般的滑鼠售价约50元(港币,下同),但最便宜的电竞滑鼠已经卖到约250元,比普通滑鼠贵四倍,较高阶的电竞滑鼠就可索价至 750 元以上,有些连滑鼠垫也卖到200元以上。由于电竞硬件的品质和规格要求都非常高,连带推高了产品的售价,连毛利率也水涨船高——在2014年,电竞滑鼠的毛利率已高达42%,预测住后的毛利率更可超过50%,而一般滑鼠的毛利率只维持平均30%。
不可分割的三部分——电竞、电子、科研
电子业本属香港的优势产业,但它能否受惠于现时电竞业的高速发展? 香港电子业是1960年代的新兴工业,1970年代更是电子业的“黄金时代”,1980年代初香港已成为亚洲的高科技中心,1990年代成为香港第二大工业;但随着1970年代末,内地落实改革开放,设立经济特区,鼓励外商设厂,当地的租金、地价和工资远远低于香港,故有不少香港生产商为节省成本,将工厂迁回内地多个珠三角城市。
在先进国家,制造业往往成为推动经济与产业发展的重要角色。近年在国际间掀起一股振兴制造业的风气,多国纷纷拟定国家级发展政策,例如英国的“高值制造策略”、美国的“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德国的“工业4.0”、日本的“日本产业重振计划”等,希望能借再工业化提升制造业优势。电竞发展为香港的电子业带来机遇,而电竞业和电子业的发展政策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就如诺贝尔奖得奖者、中研院院长李远哲曾说:“科技政策应将科学与技术分开,科学需要沃土,而技术就要选择重点。”换言之,政府要发展科研同时必须制定一系列的产业政策,不然待科研有成果,但得不到商家垂青,便会造成科研与市场脱节。
政府应落实产业政策 担当促成者角色
政府能否乘电竞的发展势力,帮助本地电子业“再起飞”,关键在于落实为其度身订造的产业政策,摒弃以往“不干预”的做法。
政府若要发展电竞就必须发展电子业和相关的科研范畴,同样的逻辑亦适用于另外两者。随着厂商有“回流”香港之意,电子业厂商偏向制造高科技产品更是大势所趋,如本地自家品牌信利(Truly)、伟易达(V-Tech)和伟卓(Venturer),政府应重新为电子业定位,思考电子业的“再工业化”之路。
缺乏产业政策是厂商“回流”的其中一个较大的阻力。虽然政府偶尔在施政报告或财政预算案公布一、两项融资计划予厂商,但缺乏长远的产业政策。针对政府应如何促进电子业发展,政府应提供资助予业界研发新产品,参考内地政府的资助模式,增加科研资助项目(数量和金额),集中资助领域较多在电子产品、电器与光学制品等高科技领域。广东省“十一五”规划提出一系列支援珠三角厂商的政策,包括在内地设厂的香港厂商获得内地政府的资助金额由数万元人民币至一亿元人民币不等,资助金额的中位数为 80 万元人民币,香港政府可以此为指标,定出合理的资助金额,长远资助电子业的研发,而非间中一、两项的融资计划。
须知政府有设立创新科技署管理创新及科技基金,截至2016年3月底,已批出的基金有110亿元,当中2,103个为研发项目,其中有关资讯科技项目占最多(27%),其次为电气及电子类别占21%。 政府须有全面的电子业和科技发展的产业政策,针对该产业的特点而提供资助,从而配合电竞的高速发展,把握商机,开拓更多国际市场(如东欧、中东等新兴国家市场)。若没有电子产业政策带动电竞和创科发展,电子产品在追逐科技潮流之路上,恐怕要花更多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