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案.观点】电竞是创科还是体育? 港府应厘清发展方向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杨伟雄于本周四(3月1 日)在财政预算案创科局记者会上指出,两年前香港投入科研开支占本地生产总值0.73%,现今增至0.79%,可见过去两年的施政有效。然而,政府若要达到早前所订下的目标(1.5%),则要比现在投放多一倍的资源发展创科。政府的创科政策一直为人为人诟病,从今次财政预算案的电竞政策看来,其懒政无为就可见一斑。

近年电子竞技(简称电竞)在各地发展迅速,除了在去年被订为2022年的亚运竞赛正式项目外,电竞更有望成为奥运项目。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就在今年财政预算案中宣布,向数码港拨款一亿元,为电竞比赛提供场地,支援业界发展技术和人才培训等。电竞需要特制的荧幕、键盘等用品,场地和培训人才样样都要钱,一亿元做到什么?显然不能带来重大改变;反之,政府应落实发展方向,加码支援电竞选手。

陈茂波发表新政府首份财政预算案,重点提到创科。(资料图片/罗君豪摄)

电竞成国际趋势 有望列为奥运项目

要帮助一个新兴行业发展,政府首要就是为此订立发展方向。电竞的特点是集体育和创新科技于一身,但政府迟迟未为电竞订出主要发展方向、勾画出发展蓝图;有电竞业内人士更质疑政府将电竞视为体育项目的态度暧昧。

预算案拨款1亿元推动电竞,但未有触及深层次的认受性问题。(资料图片)

在体育发展方面,去年4月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OCA)公布,电竞将在2022年杭州亚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美联社》去年8月报道,巴黎奥运投标委员会联合主席托尼埃斯坦盖(Tony Estanguet)承认电子竞技值得进入奥运讨论范畴,并将与国际奥运委员会(IOC)以及国际电子竞技总会代表研究把电竞纳入2024巴黎奥运。

有分析认为,IOC评估奥运项目的标准,除了普及程度和受众多少外,收视率亦是考虑之一,以七人榄球为例,就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广泛受欢迎。在2013年,有超过3,200万人次透过互联网和电视观看《英雄联盟》(League of Legend)全球总决赛,超越当年的NBA季后赛总决赛和棒球世界大赛的收视;在2017年更升至4,300万人次观看,而去年的电竞观众已经高达3.85亿人,当中有1.91亿人自认“死忠粉丝”会时常观看电竞比赛。可见,电竞已经成为国际趋势,而且愈来愈多人关注和参与。

被问到闲时有无玩电竞时, 杨伟雄笑言自己反应慢,2秒就玩完。(资料图片)

的确,当电竞“升华”到国际运动的层面时,政府须要制定相应的体育政策,支援电竞“运动员”;可是,政府在上一份施政报告和是次财政预算案中,均没有提及与体育有关政策,对资助运动员或增加拨款也毫无着墨。故电竞业界担心,届时不知怎样选出港队代表参赛。说到尾体育项目目前还是需要政府全力支持。

在另一方面,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上月接受电台访问时表示,电竞行业涉及多个产业,是人与人之间透过电子游戏进行竞赛,与专业运动相似;并将由创科局牵头推动。杨伟雄的说法视乎“一锤定音”,将电竞发展定性为创科发展。不过,政府始终要面对电竞逐步“体育化”,进军传统体育界,不仅要支援其在创科的发展,还须制定相应的体育政策。政府也必须为职业的电竞选手铺陈发展道路,皆因电竞选手的运动生涯比一般运动项目短暂,运动员18至23岁的时期多为事业顶峰,但运动生涯完结后,他们又何去何从呢?政府要考虑,如何协助他们全人发展,待生涯完结后也可选择转投其他行业。

+6

一亿元真的足够吗?

香港发展电竞起步晚,早在十多年前,韩国、台湾等已有长远的电竞发展计划,开始举办专业的电竞联赛,到现时已经拥有完善、有系统的电竞政策。直至去年的财政预算案中才首次提到电竞,并视为创意产业之一;当时陈茂波指电竞具经济发展潜力,预期数月后有研究结果和建议。

一年后,陈茂波在今年财政预算案中宣布,投放一亿元于电竞发展:

70. 电子竞技近年发展迅速,极具潜力。数码港去年十二月完成有关在本港推广电子竞技的研究,并提出多项建议。为推动电子竞技产业发展,我会向数码港拨款一亿元。数码港商场将成为电子竞技及数码娱乐热点,为电子竞技比赛提供场地,业界也会在技术发展和人才培训等范畴得到支援。

2月28日,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宣读财政预算案。(梁鹏威摄)

政府想用一亿元就发展到电竞,培训人才、提供场地,可算是向高难度挑战。至于一亿元能做些什么吗?若香港电竞业依赖这一亿元来发展,相信成就有限。电竞需要特制的荧幕、键盘等用品,以电竞专用的电脑椅为例,每张椅子动辄都需要二、三千元,加上场地设置、培训人才、举办活动等样样都要钱;单是去年旅发局举办的第一届电竞音乐节,就花了3,500万元,区区一亿元又能用多久、做些什么呢?而其他电竞公司(例如去年才开始运作的英皇电竞)或新兴组织又是否能分一杯羹呢?恐怕很难。

政府除了要兴建“电竞馆”或提供比赛及训练场地外,还要支援和培训电竞人才,方能派他们代表香港出战亚运;继而可以仿傚外国做法,例如出资提供比赛奖金、协助业界推出选手登记名册及比赛的认证制度。不过,政府首要当然是厘清发展方向,要倾向体育还是创科,抑或“双线发展”。政府须尽快就此交代,以释除业界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