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搭船.二】为何香港愈来愈少渡轮?政府责任何在?

撰文: 吕嘉丽
出版:更新:

在香港出行,即使要横越海峡和海港,也有跨海大桥、隧道和铁路,大家习惯以陆路到达。时常在不见天日的地底来往各区的年轻一代,或者很难想像我们在1970年代之前,过海必须要靠水路。若重看旧照片,便会发现维多利亚港上满是大大小小的船只,一片繁忙景象。在1980年代至2011年期间,众多航线停办,原因为何?

从1924年照片可见,当年维多利亚港上满是大大小小的船只。(政府档案处图片)

只靠渡轮过海的日子

一个维多利亚港,将九龙及香港岛分隔。未有过海隧道和铁路前的香港,渡轮拥有接近“霸权”的地位。至19世纪初,大屿山只有三条线来往香港、东涌及屯门。当时的香港岛已有不少西式建筑,而大屿山则只有小渔村,故乘船往香港被视为有见识和有体面的举动,有村民更会说:“过了急水门,扫把也成仙。”

香港开埠前后,码头多属私人拥有,港英政府于19世纪末开始兴建多座公众码头来往九龙。第一代天星码头便在1888年启用。随着香港发展,中环、湾仔、北角、红磡、佐敦、九龙城、大角咀、深水埗、观塘、屯门、荃湾、青衣等地均设码头经营渡轮,而汽车则靠汽车渡轮过海。

天星小轮公司在1898年开始集中营运由中环至尖沙咀的航线,而其他航线,则由16间小轮公司营运。1923年,油麻地小轮成立并投得多条航线,包括中上环至油麻地、深水埗及旺角的航线。政府在1933年引入发牌制度后,规模较小的渡轮被淘汰,两间渡轮公司确立两大巨头的地位。

1960年代,是渡轮发展的全盛时期。据1964年海事处的年报,香港沿海渡轮载客量超过两亿人次,港内港外的航线有超过30条。

天星小轮由面包师傅创立?
波斯人卢先生(Dorabjee Naorojee Mithaiwala)本在面包店打工,后来自立门户,生意日渐兴旺。九龙半岛于1860年割让予英国,卢先生看准九龙发展的商机及渡轮需求,于1874年开始营运维多利亚城与尖沙咀之间的渡轮服务。亚美尼亚裔商人吉席.保罗.遮打爵士(Sir Catchick Paul Chater)——亦即九仓及置地的创办人——于1898年买下了所有小轮,并正式成立天星小轮公司。

1937年的尖沙咀天星码头。可见当时天星小轮的外貌与现时的大同小异。(政府档案处图片)

渡轮天敌出现

海底隧道落成前,维港两岸的汽车须靠汽车渡轮驶往对岸。红磡海底隧道于1972年落成启用,加上隧道巴士投入服务,渡轮不再是本港的主要跨海交通工具,大大打击了渡轮公司的客量,只是1972年,使用渡轮过海的乘客及车辆便下跌了30%。

港铁观塘线及荃湾线分别在1979年及1982年通车。在1979年至1983期间,天星小轮公司的乘客量下跌了33%,油麻地小轮则下跌了29%。当客量减少,一些渡轮公司便减少班次以减低成本,但长远来说却让乘客感觉班次不够密,转乘其他交通工具,造成恶性循环。渡轮公司为了“止蚀”,于是停办航线,例如美孚至中环的服务便在1983年元旦停办。

红磡海底隧道于1972年通车,乐队在通车典礼中表演。(政府档案处图片)

愈搬愈远的码头

屋漏偏逢连夜雨,不断的填海令到码头位置愈来愈远离市中心,令潜在客量再受挫。填海一直是香港增加土地供应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战后至1980年间,填海土地总共增加了四千公顷。维港两岸的距离愈来愈窄,令维多利亚港的面积减少,海港变得风高浪急,增加船只停泊的困难;多个码头亦因填海而需要迁移,甚至拆卸,例如红磡码头便由红磡火车站附近迁至黄埔花园,变相远离人流最多的地点;原本位于中环毕打街尽头的卜公码头拆卸,航线迁往新的中环码头。不过,现时中环码头距离市中心或其他交通枢纽,亦有一段颇长的路程。

湾仔码头搬迁后被地盘包围,仿如“孤岛”。(天星小轮图片)

香港政府现时主要运输政策是“以铁路为骨干”,渡轮的角色一再被边缘化。码头愈搬愈远,至今天仍然未停。2014年,为配合湾仔发展计划第二期工程,使用逾半世纪的湾仔渡轮码头搬迁至150米外的新码头,但由于码头附近现时被巨型工程地盘包围,码头仿如“孤岛”,去年天星小轮指,客量流失逾30%。湾仔码头被边缘化,情况未来数年亦难以改善,因为中环湾仔绕道工程完成后,港铁沙中线过海段工程又将紧接。今年5月,天星小轮更指港铁沙中线通车后,将影响“湾仔至尖沙咀”航线客量,长远不排除停办该航线。

除了愈搬愈远,码头的交通配套亦不受重视。北角码头对出本来是一个巴士总站,但政府却将地皮卖予发展商兴建,巴士站于2016年5月14日起停用,由“北角码头公共运输交汇处”取代。新渡轮指,新巴士站跟旧巴士站有一段距离,乘客需多花四分钟步行,加上现时地皮仍在兴建阶段,未知日后地皮会否划成私人路段,令乘客步行路径更曲折。

2000年后停办的航线
湾仔—屯门
湾仔—红磡
中环—红磡
中环—屯门
中环—荃湾/青衣
中环—黄金海岸
中环—青龙头

香港运输研究学会资深会员熊永达指,政府规划对渡轮业萎缩“有绝对的责任”:“码头一定要靠政府兴建,私人做不到。码头搬迁后附近只有地盘,没有商业活动,变相‘搞死”个码头。”他认为,支持渡轮发展不只“让市民多一个公共交通工具选择。香港有咁好嘅海港,可否让人享受一下?其实很多人都希望可以享受海港。”

近年不少网民及区议会内都有声音希望复办某些航线,让市民多一个选择。究竟香港的渡轮业是否可有更多可能性?请留意本系列下一篇文章

【香港搭船.三】民间倡复办航线善用海港 边条线最有可能?

【香港搭船.一】坐船返工?打工仔:冇咁逼,开心过搭地铁好多!

参考:《香港海上交通1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