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Fantasy|走在红磡感悟生活与生死 满足理想社区想像
过去一年,一套有关殡仪业和生死的卖座电影《破。地狱》,令红磡区关注度急升,很多人都在观赏电影后去该区漫步一下,找回一些电影场景再三细味。今次闲人亦选择以这里作为散步路线的起点,并由红磡区的核心一路行到其周边社区。
撰文:闲人止步
上月由久违的咖喱山兄粉墨登场,再次带大家游大埔,今次小弟将焦点带回九龙区。
其实闲人一向欣赏红磡区,如果计及红磡核心区域、黄埔以至土瓜湾组成的“广义红磡区”(即类似Greater London的概念),闲人认为红磡是一个非常宜居的社区。
首先理想社区定义可能人人大不同,对于闲人来说怎样才是理想社区呢?首要应该是公共交通配套,红磡区本身巴士路线多、又一度是铁路总站,还有渡轮服务,本来已是高分之选,而自东铁线直接过海分担过海隧巴流量后, 更是四通八达。住宿方面,区内有公共屋邨,亦有大型私人屋苑和其他私楼,而街市、商场和餐厅都不缺,衣食住行配套充足。
话虽如此,都要实地到访,行吓先有另一番体会。
闲人过往Fantasy推介路线:
旧山顶道全走中环直上太平山 一次过消脂怀古观景
天后湾仔日夜游追忆故友 重温旧日放工宵夜路线
人来人往二十年 上水自由行 走过必留痕
深水埗古今穿梭 时代变风气转 唯有安居之心长存
情越湾仔昔日海岸线 回溯开埠初期发展 细味变迁
维港海滨漫步 由西环到北角 细赏香港发展之母
重拾维城足迹 浅谈四环九约 今日风景寻觅往日情
踏上成长路 回望人生上半场 一封给中西区的情书
铜锣湾怀古 念消失的物事 叹人生有太多下落不明
逆走广东道 求存 乐活 虚荣 殊途同归 跑一趟生命之旅
赏花鸟虫鱼 购波鞋潮物 旺角五街享受平民化玩物养志
闲人先由观音庙一带起步,见到一幢三层高的白色建筑为红磡三约街坊会,三约是指红磡、鹤园角和土瓜湾,根据该会网页记载,这三个区的街坊早在1873年已筹建旁边的观音庙。1902年,“红磡三约公所”正式创立,公所先后设立义学和公立医局,后于1951年改组成现时的街坊会,同年街坊会兴建的儿童游乐场开幕。
3年后,街坊会在现址兴建会址,并在一楼设立全港第一间街坊会图书馆,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空间予学生。街坊会在1959年获得资助,于观音庙旁边兴建免费留产所以应付战后婴儿潮带来的医疗压力,现为普通科门诊诊所。
旁边的观音庙则不用多介绍,每年总有一日半日能在新闻上见到。红磡观音庙是香港九龙最大规模的观音庙,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每逢农历正月廿六“观音开库”,都会吸引很多善信前来参拜及“借库”。
之后闲人慢慢走到有多间殡仪馆的一带,为何红磡一带会成为殡仪业的集中地呢?闲人出发前都做过一些功课,原来香港在开埠后至二战前,主要填场大多位于港岛区,若家境普通的使用者,殡仪服务通常由义庄包办,通常会提供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等服务;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服务,于家中发丧。
战后人口急剧增长,九龙区的油麻地及旺角区亦开始有殡仪馆营运,政府亦开始于较偏远的新界地区如和合石开辟坟场。虽然在50至80年代,九广铁路设有合石支线服务,以方便日常运送遗体及骸骨往和合石的火葬场及坟场,及于每年的清明节和重阳节运送前往当地扫墓的乘客。不过和合石始终偏远,于是政府于红磡设立中央“永别亭”,在灵柩运往和合石前,供亲友作最后送别。正因如此,区内开始多了长生店及花店,加上70年代开始有多间殡仪馆相继落成,慢慢发展成一个集中的殡仪区。
闲人不知道电影是否能令人有些启发,不过纯粹看观众反应,又觉得社会已开始不再那么忌讳谈论生死议题,以往很多时听到有人比较“棹忌”行近殡仪馆,其实住在附近的人又有何感想?闲人始终都相信“平生不作亏心事”这个道理。
游走完红磡核心区域后,闲人一直沿马头围道向土瓜湾方去行,沿途见到食肆林立都差点抵受不住引诱,不过刚食过饭就忍一忍,多行几步当做运动。走着走着,走到海边原来已是海心公园一带。
海心公园原址为海中的一庭小岛──海心岛,岛上同一位置有一座海心庙,岛上四周怪石嶙峋,其中以鱼尾石最形神肖。岛上原来设有龙母坛,往日参拜者以渔民和水上人居多。除了善信外,海心庙从前亦为九龙城著名的旅游胜地,岛上的鱼尾石更是有名的景点。填海前小岛对岸常设小艇,以接载游客往返。1964年,土瓜湾进行填海工程,海心岛自此与陆地相连,龙母坛亦移至下乡道天后庙旁续受善信祭祀。1972年,填海工程完成后,赛马会拨款兴建海心公园,保留了原有的鱼尾石、海心石及大部分自然景观。现时在海心亭更能远眺启德体育园主场馆,观景一流。
走出海心公园后,回头向黄埔方向走,先穿过一段工业区和学校区,然后走到衣食住行应有尽有的黄埔花园,这个由黄埔船坞改建发展成的蓝筹屋苑虽然已有一定楼龄,但仍然不断有改变,近年地铁开通更加是一大发展。
交通配套四通八达,可谓无得轮:
红磡区内有公共房屋,有私楼,亦有过渡性房屋:
走过黄埔后,天开始黑,于是直取海滨公园乘渡轮回港岛,在海上望着夜景,忽然唏嘘起来,有感而发,#哪个时势能没有歌。
《普渡众生》(2024年)
轮回尘间的人 今生可能
渡化缠绕的半生
随落叶生根 毋用来悲忿
回望在多少遗憾中普渡的众生
才觉已得到福荫
路线:芜湖街 > 差馆里 > 机利士南路 >曲街 > 老龙坑街 > 温思劳街 > 必嘉街 >宝来街 > 马头围道 > 落山道 > 海心公园 > 崇安街 > 庇利街 > 红磡道 > 德安街 > 德丰街 > 红磡南道 > 红荔道 >红乐道 > 红鸾道 >红磡海滨花园
时间:约4小时(连沿途拍摄)
步数:15456(Garmin fenix 7X作纪录)
难度:1/5
时间/天气:日间、阴天
上届行路Fantasy各轮路线重温:
第1轮赛果|首位台主诞生 谁人率先跑出?
第2轮赛果|启德散步路线轻松实用成心水
第3轮赛果|熟悉又陌生的广东道 街道冷知识此中寻
第4轮赛果|诉说大埔墟太和前世今生 用脚理解历史
第5轮赛果|大埔大战中西区 两代工业村穿越感稍胜
第6轮赛果|维城路线创纪录 九龙大学游引人反思
第7轮赛果|港九新界三区大战 伪游客九龙游赢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