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推广中国盆景艺术为己任——香港盆景家的《些子往事》|开卷乐

撰文: 开卷乐
出版:更新:

盆景源于中国,但其英语“Bonsai”却是来自日语“盆栽”一词。上世纪五十年代,盆景艺术由日本传至欧美,随即吸引不少园艺爱好者。然而当时国际盆景界普遍只知日本,对中国盆景艺术相当陌生。时至今天,中国别树一格的盆景艺术得以于国际舞台发亮,香港盆景家扮演著重要角色。
文:香港电台开卷乐|题:以推广中国盆景艺术为己任——香港盆景家的《些子往事》

香港电台文教组节目《开卷乐》由郑政恒、黄怡、冯杰主持,逢周六晚上8时30分至9时,港台第二台播出。节目重温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香港盆景文化发展研究不多,相关历史陷入散佚的危机,《些子往事:香港的盆景艺术与文化史》的两位作者: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副研究员何颂衡及历史系教学助理何芷颖,期望记录香港盆景历史的发展脉络,“通过爬梳各种史料,发掘过去香港盆景的些子往事,我们可以肯定:要了解中国甚至世界盆景艺术的发展,香港是不能遗忘的。”

文农学圃(HKBU FB)

香港浸会大学的“文农学圃”,由著名盆景家、永隆银行创办人伍宜孙捐赠,何颂衡说伍宜孙很早便觉察到,世界只以日式盆景为学习对象,对中国盆景欠缺认识。当时中国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阻碍了盆景艺术的发展,因此伍宜孙出心出力,向西方推广中国盆景艺术,“其实华盛顿国家树木园内也有一个‘文农学圃’,那些盆景亦是由伍宜孙先生送赠的。”

伍宜孙与盆景(资料图片)

伍宜孙出身于岭南盆景世家,自小耳濡目染,掌握制作盆景之法。七十年代,他将自己一生对盆景艺术的知识及心得集结成书,以中英双语形式出版,再分送予世界各大学、图书馆及园艺学会等,务求把中国的盆景文化,带到西方的视野,影响深远。

何颂衡又提到,香港盆景大师黄基棉以及青松观道长侯宝垣,同样对中国盆景艺术推广至海外有重要贡献,前者以独特方式打造附石盆景,广为海外盆景界所熟知;后者将青松观打造成优美园林,不少爱好者慕名而至。

屯门青松观(网上图片)

《些子往事》一书中,是这样形容的:“香港盆景家皆以无私之心,积极以推广盆景文化为己任,不作掩饰地把自己的知识分享,只求抛砖引玉。如伍宜孙般,把盆景捐赠于各地植物园及大学,使其盆景艺术能传承下去,让国人及世人欣赏,其心之高尚,莫不教人衷心敬佩。”

然而,书中亦带出一个问题:有别于其他艺术品,盆景涉及具有生命的树木,必须定时打理修剪,因此必须将盆景家的创作理念及手法传承,惟目前香港有相关知识的人才不多。何芷颖建议,对盆景有兴趣的市民可以先从观赏开始,培养相关兴趣,再去进修相关课程,“青松观每年四月仍有盆景展览,这个传统源于1980年代,维持至今,大家可以去看看。”

青松观盆景展览(青松观官网)

盆景今天在香港算不上常见,但两位作者再三强调,浸大“文农学圃”、上水“石苑”及屯门青松观,仍放置了不少盆景作品。看到这里,你又会否抓紧机会,到上址走一走,欣赏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

(本文原刊于报章专栏《开卷乐》,此为加长版。图片为编辑所拟,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

【开卷乐其他文章:盆景和香港历史息息相关?《些子往事》从石苑回顾香港

【开卷乐其他文章:以文学带出伦理议题——人类有权掌握动物的生存权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