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萧红|年轻女生助搜集资料惊愕不已 萧红生平纪录片制作始末
我的纪录片团队中,几乎都是九零后女生们。做纪录片是辛苦的工作,但如果我们都爱上片中的人物,那么整个制作过程,也可以如恋爱一样,上天入海找到“恋人”的照片,精心修图、上色拼贴,加标题、讲故事,乐此不疲。
文:魏煜格
我们团队先做的是香港电台“华人作家”系列III的《跋涉者萧红》,也是这个系列唯一的女作家。
【延伸阅读:袁培力查香港大时代书局原址述萧红在港初期生活】
港台要求导演们要突出每一位作家的文学成就和文字特色,因此我请副导演、编剧助理李晚祺率先通读《萧红全集》,同时把她觉得有意思的场景、事件拉出一条时间线。这位乖乖女在阅读中,可以说每天都要表达惊愕:
“她当时还怀孕呢!认识第二天就成了恋人?”
“第三天又提出分手。然后萧红不同意,就又不分手了呢!”
“太刷新三观了!”
乱世中,爱无哲学
如果不读萧军、萧红本人的文字,会很难理解他们的时代和情缘。1932年两人相识之前,萧军进过东北讲武堂,当过骑兵、砲兵、步兵、宪兵。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满洲被日军占领。萧军因和友人共组义勇军的计划败露,逃到哈尔滨开始了卖文生涯。当时日本人对于任何抗日思想都十分警惕,如果报刊发表的文字透露出民族主义情绪,就会被查封。萧军虽然每天都尝试把周围的生活写下来,也必须琢磨写什么样的文章才能换得稿费。
【延伸阅读:反右运动受害作家纪录片《萧军六记》揭文革前后刻苦生涯】
萧红童年丧母,青春反叛。当时因同居的未婚夫回家拿钱后不知去向,被困东兴顺旅馆,身怀六甲,旅店老板说她欠了400元的食宿费,威胁会把她卖给妓院。她写信到《国际协报》求救,萧军受副刊主编裴鑫园之托,前来一看究竟。萧红看过萧军的《孤雏》,说很喜欢文中几处。故事中穷得鞋底都掉了的作家,把自己的饭钱都施舍给一位母亲去买奶粉。萧军七个月大时母亲自杀,从小缺乏母爱、性格倔强,长大之后也见不得有人被欺负,骨子里期待女性对他如母亲一般包容。他在《烛心》一文中写道:
“嗳!一对没有妈妈的娃子!难为我们怎的偏是遇著!?”
“不知什么缘故,我只是要附向你的怀中去哭!哭!哭个尽够!”
两人一见面就互诉各人遭遇,闪恋。萧红问他怎么看“爱的哲学”,他回答,“〇哲学——爱就爱,不爱就丢开!”(编按:“〇”是书中所载的符号)她问:“如果丢不开呢?”萧军答:“丢不开……便任他丢不开吧!”当时两人大笑,但最后一句,一语成谶。
(魏煜格“六年情债,半世情缘”系列文章一。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
作者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