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文化|与明治制菓江崎固力果齐名品牌竟是台湾制?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蔓延下,新的生活型态渐渐被称为“新日常(new normal)”。另一方面,从好几年前就开始的复古风,至今持续在各地渗透著。对年轻人来说,手工商品的温柔触感胜过任何东西,还能在Instagram上受到注目,极具魅力。
二战前,曾席卷亚洲的糖果制造商“新高制菓”,其复古包装或是一些商品附赠品,近来在互联网拍卖上聚集许多人气。由出身佐贺县的创业者在台湾创立的“新高制菓”,是家怎么样的公司呢?
用牛奶糖抓住商机
在台湾与日本,还有为数不少的人,是从小就吃新高制菓产品的老粉丝。过去采访日治时期出生的台湾高龄人士时,曾被如此问过。
“日本还有在卖铁罐装的糖果吗?那些糖果的颜色都好鲜艳哦。”
“有的!你是说佐久间制菓的糖果对吧?”
我才一回答,对方就露出了讶异的表情。
“不是佐久间啦,是新高制菓哦。那个用当时日本最高峰新高山(注:现在的玉山)取名的公司啊。”
在台湾也一直受人津津乐道的新高制菓创业者,是佐贺县出身的森平太郎(1869~1946)。也许是想在日本新领土的台湾重新自己的人生,他在1902年(明治35),33岁时与妻子偕同渡台,在台北市开了一间名为“一六轩”的店,卖起在故乡学做的馒头。
之后,他学会将台湾产的砂糖跟炼乳等作原料做成牛奶糖的制法,并将牛奶糖商品化,于1905年(明治38)创立了新高制菓。如同与蓬勃发展的制糖业相呼应似的,业绩大大提升,不到一阵子,就进驻到繁华的本町市中心(注:现在的中正区西北部)。1917年(大正6年),于古亭区设立牛奶糖工厂,接二连三研发出人气商品,包括用台湾特产香蕉做的牛奶糖、铁罐装糖果、气球口香糖、芭蕉糖,还有各种营养点心等等。其中因为香蕉牛奶糖大受欢迎,1926年(大正15年)时,还在东京设立新工厂,同时奠定了在糖果界中的稳固地位,与森永制菓、明治制菓、江崎固力果并列。
点图了解源自佐贺县“新高制菓”受到喜爱的产品▼▼▼
在台湾大红的原因
在平太郎事业蓬勃发展的大正时期,台北市市容渐渐整顿成近代都市的样貌,治安也变好,从内地(日本本土)移居台湾的人也增加,各个城市也都越趋活跃。另外,在各地流行起西式餐厅、咖啡厅、运动、娱乐等西洋文化。在当时的风潮中,新高制菓的糖果因为能让小孩大人都能稍稍体验到西洋文化,所以风靡一时。
想当然,在那背后有著多少缜密的贩卖策略。当时打著出色的广告优惠、与少年少女杂志合作、刊登人气漫画家所画的广告、商品附赠玩具、推出广告歌还有吉祥物,甚至还有旅行或运动比赛观战等赠奖活动,以及导入最流行尖端时尚的设计包装等等,进行了一连串连现在的广告公司也会刮目相看的促销活动。
一直致力于发扬森平太郎生平事迹,佐贺市立图书馆富士馆前馆长吉浦明回忆:
“听说当时为了宣传一个名为骆驼的营养点心,厂商真的从满蒙(注:二战前的满州与内蒙古)引进骆驼来宣传。”
森平太郎引进骆驼作为糖果促销宣传,想想真的是很异想天开吧……
进入昭和时期后,新高制菓不只有在台湾,也在朝鲜半岛和中国本土拓展销路,二战开始后,因为军队跟他们大量订购干粮和牛奶糖,使业绩更加提升。平太郎因此还被称作“亚洲制菓大王”。
但是,1945年(昭和20年)日本吞下战败,新高制菓在台湾的资产被中华民国接收,日本各地的工厂又相继在空袭中烧毁,几乎失去了所有的资产。创业者平太郎于1946年(昭和21年)过世时,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二战后重建公司困难重重,不但资金难以调度,又面临人才不足,最终于1965年(昭和40年)停业了。另一方面,在二战前一直是竞争关系的佐久间制菓的佐久间综合水果糖则依然健在。
【延伸阅读】明治软糖制作秘密全公开 2招炼成独特弹牙口感 必睇隐藏食法!(点图预览内容)▼▼▼
甜品控们的圣地,佐贺县
今年春天时,我搭乘“特快列车海鸥号”,前往森平太郎的故乡.佐贺。
佐贺县不只是新高制菓,森永制菓跟江崎固力果等日本代表性的制菓公司的创办人,也都是出身该县。他们分别贩售香蕉牛奶糖、森永牛奶糖、固力果牛奶糖,被称为“日本三大牛奶糖大王”。
佐贺县在江户时代,当时从巴达维亚经台南输入长崎出岛的砂糖,会经过长崎街道(通称砂糖路)搬运至小仓,佐贺县当时作为中继站,因而受惠佐贺藩担任警备护航的功能,也因此砂糖在佐贺藩内广泛流通。另外,拥有职人性格的佐贺县民们,对制作甜品的态度,就像制作当地有名的陶磁器一样,将各种创意和手艺凝聚在甜品上,也可说是制菓业在佐贺县盛为发达的理由。
佐贺不只有大家所熟知的“佐贺饼干”、“小城羊羹”、“松露馒头”,还有在县内各地零星的铭菓店存在,汇集这些店家资讯的观光海报,贴在各车站或街道上的和菓子店。不仅如此,佐贺县的羊羹销售量也占全国第一,证明了佐贺县是“甜党”甜品控的圣地是不会错的。
从JR佐贺站到目的地富士町,车程约30分钟。山林原野即占了七成面积的富士町,可以看到电影“男人之苦”的第42部,剧中曾经登场的别有风情的古汤温泉。另外,在现今已经变成停车场的空地上,竖立著曾是“森平太郎晚年时期的别墅遗迹”的看板。
从温泉街出发后,逛逛森平太郎渡台前开的馒头店所在的北山地区。沿著倒印著新绿的溪谷,一路上都是日式瓦葺民家和整齐盎然的田地。舒适宜人的风景让人几乎忘记了这阵子疫情的纷扰。询问路边的和菓子店后,得知这里大部分的店家的创始人,都拥有新高制菓公司的工作经验。
“我的爷爷曾在大阪的工厂工作过的样子哦。他说他以前很受到新高公司的照顾呢。”
如同昭和初期创立的“北山馒头”店里的藤田先生所说,森平太郎带给故乡的恩惠是无法估计的。其中,像是重建1924年(大正13年)被大火吞噬的学校讲堂,经费几乎都是他提供的,此段佳话至今在当地还持续流传著。
【延伸阅读】甜品“九龙球”日本爆红被指源自香港!3款港产美食被日本人误解(点图预览内容)▼▼▼
故乡的伟人与望乡之路
返回市中心后,前往佐贺市立图书馆富士馆参观森平太郎的展览。这栋使用大量木材建成、舒适度高的图书馆,于2008年时开幕。其中有一区陈列著新高制菓在台湾时的旧照,有收藏家们很想入手的各种包装、附赠品玩具、漫画风格的宣传杂志“美味太郎”等等,还有让台湾老一辈的人都很怀念的铁罐糖果也出现在展览柜里。每个都是值得上传到Instagram等来分享的至宝。
“这些收藏,有些是从互联网上标到的,但大部分都是以前的新高制菓员工们一个一个拿来捐赠的。“香梅”(注:代表熊本县的铭菓老店“阵太鼓”)的社长也因与新高有关,所以曾前来参访。”前图书馆馆长吉浦明如此说。
为什么大家会对平太郎的纪念活动如此热衷呢?
“起因是源于这个小说。”
吉浦先生指向展览区放著的一本书。作者是佐贺县出生的北方谦三,将曾祖父波澜万丈的人生作为题材,于2009年出版成小说。得知北方谦三即是森平太郎的曾孙后,吉浦先生驱身前往市公所提案,促成一系列宣扬平太郎事迹的活动。2011年(平成23年)时,邀请北方谦三进行演讲,另外还编纂了适合小学生看的“森平太郎物语”。没想到森平太郎的望乡之路,反被作为伟人迎回故乡之路。不仅仅如此,这个城镇之前还挑战做出香蕉牛奶糖的“复刻版”。
我问道:“那有成功吗?”。
“没有,实在太难了。结果在试做阶段就结束了。”
嗯,真是可惜阿。如果台湾香蕉做出的传统新高制菓香蕉牛奶糖再次登场的话,说不定可以跟越南的波罗蜜牛奶糖、泰国的榴梿牛奶糖、冲绳的芒果牛奶糖并列,成为“亚洲四大牛奶糖”,造成话题。
在山间小镇里,我享用著手工北山馒头的纯朴风味,想起此地与战前台湾有著深远的关系。未来疫情结束后,想要去拜访以微温而著名的古汤温泉。也非常欢迎台湾旅客务必来造访新高制菓的故乡——富士町。
感谢协助采访:佐贺市立富士公民馆(Forester Fuji)
作者平野久美子为纪实文学作家。曾任职出版社,后开始写作。
【延伸阅读】最年轻“豆腐大师”工藤诗织积极推广豆腐魅力 望小店匠人不消失(点图预览内容)▼▼▼
【本文获“nippon.com”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