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漫长的借口》】走入污泥 西川美和:电影让我探索谜题

撰文: 何阿岚
出版:更新:

《漫长的借口》(永い言い訳)在日本公映前,导演西川美和接受了一间电视台的访问,探究她的创作秘密。主持人请她打开厚厚的笔记本,只见每一页都是密密麻麻的字体,连房间的布置、装饰也画满在笔记本内,西川直言每一次创作都是漫长而孤独的旅程。她是编织故事能手,集导演和小说家于一身,十四年来的电影和小说生涯,令她在日本国内获奖无数,拍下五部长片、三部短片,有时候开拍电影前先以小说写下来,“文字可以触及到影像不能达到的效果,但对我而言,两种创作方式也为我走入一些从未体验过的生活。”今天讲故事的人很多,运用文字、图像、影像,特别是网络世界里,我们会看到很多故事,但大多数人也只苦心经营著自己的故事,而西川的故事总是走入她从未认识的世界里,听别人的故事……图片:安乐电影 场地:Hotel Stage

西川美和曾被外国媒体选为近年最令人期待的日本女导演。(龚慧摄)

摇晃于道德和论理之上

5年前的311大地震也启发了近年的日本电影,不论他们选择直接纪录灾民情况,还是透过虚构故事,关于面对,也关于未来怎样走下去。“这件事改变了日本人。离别也可以来得突然,发生在当下,我也开始思考这问题,我们要如何面对离别所带来的反应?”西川美和指其新作《漫长的借口》也是启发自311大地震。

《漫长的借口》是西川美和第二部在香港作商业发行的电影。

西川没有直接以电影来回应,至少在电影中看不到任何有关311的事件。她反而虚构了由本木雅弘饰演的作家幸夫,讲述如何面对亲人离去后的经历。这对结婚多年的夫妇,感情早已淡薄,作家也只能在人面前扮演一位哀伤的鳏夫,但妻子的离去确实令他生活刮空,连悲伤也无法表达,为了逃避自己情感,将心力也放在照顾其他人的孩子上,尝试过一种全新的生活。

“其实他是渴求被人需要的感觉,可能也是渴望爱的一种。”在她的电影中,主角们都相当平凡,但总是要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或困顿于道德两难中,这更突显了他们满身缺点和自私。在她第二部作品《吊桥上的秘密》(ゆれる),男主角摇晃于道德和伦理之上,究竟兄长有没有杀女主角?还是想救助她?作为摄影师的主角在诠释目击到的事实上,也可能存在着两三个版本,观众也不能一口咬定主角的决定来自憎恨、同情,还是久违了的兄弟之情。而真相如何判断?西川并没有给予观众任何答案,观众只能够在观看时,以投入怎样的情感和角度来作判断。

《漫长的借口》里的作家也并不讨好,在西川一层层剥开下,我们看到他心底处从未梳理的情感。孩子并非是他的救赎品,但与孩子相处的经历,让他发现了一些不愉快的真相——关于他自身,关于生命,还是关于爱。“当男主角真正意识到这些事时,其实更加痛苦,但这是必须。”说到这里,西川停顿了好一阵子,然后继续说,“我也将一些情感寄托在这位主角身上。”

有说拍片最难控制的就是水、动物和小孩,西川美和也在新作尝试与小演员之间找出合适的方法。

用真即时间感受剧本的生命力

戏中两位小主角也同样面对至亲离世,如何让这两位小演员捉紧这份复杂的情感?她笑言本来想参考师父是枝裕和指导小演员的方法。是枝裕和在过去拍过两部有关小孩的电影,不论《奇迹》还是《谁知赤子心》(谁も知らない),都不会要求背诵对白,每到一个场景先会讲解大约内容,让孩子们自行发挥,再经过反复排练和拍摄达至理想的效果。“但这方法对我不管用呢。”西川美和说到他们时特别高兴,就像她的亲生孩子一样。

戏中演绎妹妹的白鸟玉季,在拍摄时只有五岁,西川美和指相对哥哥的角色,她更愿意放手让白鸟在镜头前演出。

西川并非要演技特别好的童星,只想演出的小孩能表现自然和流露真实想法,所以她专门找一群没有太多演艺经验的孩子,开始探索各式各样的方法,将制作时间拉长是其中一种。“和大人合作,只要在短时间之内沟通好,就可以立即拍摄”,但对于两位小演员,而且对手是多位专业演员,就显得非常辛苦。西川也想观众看到两位孩子的变化,与观众一同经历冬春夏秋四季。最明显的分别是拍摄时只有11岁,扮演哥哥的藤田健心,他正好踏入青春期阶段,无论样貌和声线也有明显变化,西川对于他称赞有加:“大人演员用上技巧就可以流露出应有的情感,但两位孩子如何理解呢?藤田当初并未知道如何去演,但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消化,与戏中父亲(竹原Pistol饰演)争吵那一场,无论表情和动作都掌握得很好。”

不单止小孩,连大人也有所改变。主角的妻子是理发师,一直以来都由她来打理作家的头发,但妻子过世后,头发也再没有好好打理过,“对于这部电影,这种变化反映在银幕里就很重要。”而饰演作家的本木雅弘也因为这部电影放下其他工作,完全投入于这一部电影的演出,也因应角色需要而留了一头长发。“其实本木收到剧本细读时也很惊讶,他不停地说,‘这个角色你选对了演员吗?真的适合我来演吗?’”本木雅弘是是枝推介给西川,要将这个让人讨厌不起来还非常不可思议又迷人的角色演活出来,对于过去一直以喜剧或正气角色为主要演出的本木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也难怪他有所质疑。

本木雅弘近年电影作品不多,大多以客串性质参与演出,上一次担正主角八年前的《礼仪师之奏鸣曲》。

走入污泥内了解人性

西川美和曾担任是枝裕和助导,华文媒体里难免要夹着这光环来介绍她,甚至用上“徒弟”、“师承”来形容。但打从第一部作品《蛇野莓》(蛇イチゴ)开始,西川已经展示出其独特的世界观——是的,与其说是家庭关系,更直接一点是她着力探讨每一段亲密关系。在台湾宣传《漫长的借口》时,有记者问她对当前的多元成家争议有何看法,西川就笑称戏中两个男主角就像组成了多元成家那样。事实上西川总将戏中人际关系放在最极端的位置,兄弟出卖、隐瞒身份、夫妻情感可用作买卖,新作戏中的大作家起初更是藐视身边所有人,“这可能是我也想表达的事,关系就好像一个谜,而我就透过电影去解谜。”

戏中因为一宗交通意外,令同样失去妻子的男人相遇上,面对离别,两者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如果要为西川美和的电影和人物定下调子,那正是“犯禁”,每一个角色人心不安,总是不其然揭开了自己最丑陋的一面,跟随欲望而行,角色们也尝试越过自己的道德、伦理底线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但往往过不到良心这一关,他们并非坏人,只是每个人背后都有其苦衷,而戏中角色总教人想到就是身边的你和我,这一点和是枝也确实相近。不过,是枝镜头下的角色显得太纯洁太干净,而西川和他的角色总是愿意走入污泥,你未必会同情他们,但至少愿意去了解。

想起西川就像《蛇野莓》的女主角那样,戏中女主角面对家庭突变,父母就像失心疯那样逃避眼前现实,那个非常无赖的哥哥离家出走后偷呃拐骗,她唯一可以做就是告发她哥哥的恶行。这是为了洁身自爱?但她不知道这样做对还是不对,正如她在课堂上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西川也要走到这片禁忌之地才能达入人心,那片风景或许令人不安,但人性不就是如此吗?

“生而为人,但何为人?有关人的一切对我来说就如谜一样,这个问题一直是我拍电影的原因, 但日常生活中就不可能这样去探索了,好像有好多事做不到,因为做出来就会有坏后果 。但电影能不用理会这些后果,也可以了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