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探秘】台湾蔬菜从何来? 从俗语地名看见开垦历史
近年随着民众养生保健的意识擡头,食用有机蔬果成为主流。蔬菜是人们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而台湾在亚热带的气候下,一年四季都有丰盛的蔬菜,不过这些可是历经荷西据台、明郑政权、清代等时期,由各地移民从中国大陆沿海、菲律宾、中南半岛等地区引进的结果。
台湾的蔬菜除了南洋山苏花、过沟菜蕨、银莲花(野莲)、尖瓣花、鸭舌草、破布子等原生种外,今日餐桌上常见的菜肴大多数皆为外来种。明万历三十年十二月(1603年1月),随浯屿水寨把总沈有容(1557-1627年)来台的音韵学家陈第(1541-1617年),目睹台湾西南沿海一带的风俗后写成《东番记》。书中不仅记录当时南台湾原住民西拉雅族(Siraya)的生活情况,也记载他们所种植的作物:
“东番夷人不知所自始,居彭湖外洋海岛中。起魍港(今嘉义县布袋镇)、加老湾(台南市安平区鹿耳门附近),历大员(台南市安平区王城里)、尧港(高雄市茄萣区)、打狗屿(今日高雄市旗津区或寿山一带)……,皆其居也,断续凡千余里。……,蔬有葱、有姜、有番薯、有蹲鸱(大芋,因形状像蹲伏的鸱,故称),无他菜。”
从该文献可以发现,当时的西拉雅族所种植与食用的蔬菜并不多,仅有葱、姜、番薯与芋头,可能与原住民不擅农耕,或尚未大量引进外来蔬菜种类有关。不过据现代学者统计,在荷兰占据台湾南部以前,岛上的作物已有:玉米、芋、稻、小米、番薯、大豆、花生、薤、姜与葱,其中玉米、花生与番薯是从菲律宾引进,芋头和姜是源自中南半岛,葱则是从中国大陆带入。
荷兰人在统治台湾后,为使农业生产更有效率,便招募大批中国沿海居民赴台进行农垦,来台的汉人带来许多早在华南地区栽培已久的蔬果种苗与农耕所需的家畜。此外,虽然明朝万历年间的台湾原住民已有种植番薯的纪录,但并不普遍,后在荷兰人的推广下,番薯才在台湾生根,加上明郑时期积极推广种植,直到十九世纪末,番薯仍作为贫苦汉人和原住民的主食。
到了明郑时期,台湾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为稻米和甘蔗。为解决军粮不足的问题,郑氏王朝积极开垦以便种植稻米,而栽种甘蔗则可制糖贩卖。因为汉人移民的关系,明郑与清代时以引进中国大陆的经济作物与改良品种,如:冬瓜、金瓜(南瓜)、茄子与长豆等蔬菜为大宗。
农业社会下,蔬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农夫在观察植物生长习性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与其相关的闽南语谚语,如:“细汉(小孩)偷挽(摘)匏,大汉(长大)偷牵牛”,指如果纵容小孩犯的小错误,会养成恶习,长大后变本加厉;“六月刈菜(芥菜)假有心”,因为六月时芥菜才刚发芽,菜心还没长成,以此比喻虚情假意;“地瓜不怕落土烂,只求枝叶代代湠(蔓延)”,意为先民牺牲奋斗,为的是后代能安身立命;“尪仔某,吃饭配菜脯”,指只要夫妻感情好,就算穷也甘之如饴。
闽南俗语所提到的主要有匏瓜、芥菜、番薯、萝卜等瓜类和根菜类的蔬菜。其中,由于番薯具备容易种植、生长快速、耐旱、富有淀粉等特性,成为广大中下阶层民众的主食,因此衍生出许多与番薯相关又意义深远的谚语,像“时到时担当,没米煮地瓜汤”,为随机应变之意。
除了谚语外,台湾不少地名也与蔬菜有关,特色是会在蔬菜名字后面加上一个“坑”或“园”字,用来指称种植该作物的谷地和旱园,如韭菜坑(高雄市林园区)、芋田坑(台北市北投区中和里)、菜头园(台中市太平区黄竹里)、刈菜园(南投县竹山镇)等地名。
有些地方则会以产业来当作地名,因此会在蔬菜名称后面加上“寮”字,比如匏仔寮(南投县草屯镇富寮里)、苦瓜寮(高雄市楠梓区蓝田仁昌二里、台南市山上区明和里、嘉义县朴子市佳禾里、彰化县花坛乡湾东村)、金瓜寮(新北市坪林区粗窟里)、番薯寮(高雄市旗山区)等。另外也有将蔬菜结合当地地形特征者,如嘉义县大埔乡的“菜瓜坪”(坪,地势高而顶部为平地)、高雄市内门区的“韭菜仑”(仑,意小沙丘)等。
于不同时期引进到台湾的蔬菜,随着农民开垦的足迹一步步散布到全台各地、根深枝茂。而在方言俗语和地名中出现的农作物,除了反映来台汉人开垦时饮食匮乏的艰苦,也代表许多外来蔬菜在此期间慢慢融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里,成为台湾社会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