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独机会】Tinder寻伴侣 愈揾愈伤心? 调查:易感被遗弃!
香港人工作繁忙,不少打工仔“有返工冇放工”,枉论叫单身人士抽空寻找伴侣,“脱独”遥遥无期。近年兴起手机交友应用程式,帮助单身男女从成千上万的潜在情人中,挑选与自己合眼缘的对象聊天,发展感情,可是,有不少研究发现,利用交友App找伴侣,有机会愈找愈伤心……
著名交友App之一Tinder,用户只需透过滑动照片,看见心仪的对象,就向右扫;不合眼缘的,就向左扫,如此简单便可发送邀请,尝试结识新朋友。据Tinder的统计指,平台每天总共获用户“扫”16亿次,一星期产生约150万次的约会。 挪威科技大学最近亦有一项研究发现,使用交友App的用户大多追求短期性关系或一夜情,但究竟这样的约会方式,是否真的可以令人变得更开心呢?
如果你向心仪对象传了一个讯息,但收不到回复;如果你不断向右扫,但从来没有人对你向右扫(即在Tinder上没有人对你按赞);如果你约了心仪对象看电影,但最终没有人出现……即使在网络世界,被人拒绝总是令人受伤。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2011年的研究指,“被拒绝与生理上的疼痛很相似,除了两者都令人感到悲伤,更因为两者都触动大脑的躯体感觉系统(somatosensory brain systems)。”简单而言,一个破碎的心抑或是大腿骨折,其实我们的大脑是不懂分辨的,而且相比起在一个晚上,于酒吧内被一个人拒绝,在交友App里被人拒绝的机会就更多而且更快。
此外,根据2017年《Body Image》的同侪评估报告发现,网上交友亦有可能影响自尊心。该报告访问约1300名大专生使用Tinder的习惯、其体态及自尊,发现使用Tinder的人比没有使用的人的自尊心较低,而大多Tinder的使用者亦对其身体感到不满。该报告的作者Jessica Strübel指,Tinder的运作令用家感觉去人性化及被遗弃,觉得其他用家比自己好,甚至开始质疑自己的价值。
去年,约会平台Match.com公布了一个自愿性质的调查,虽然研究并不科学化,但亦揭示了人们沉迷网上交友的现况。该调查指,男性比女性沉迷网上交友的比率高出97%,但54%的女性在网上交友的过程中感到极度疲累(burned out)。在2016年,伊利诺大学心理学系教授Alejandro Lleras进行研究,发现沉迷上网和玩手机的人会有更大机会患上抑郁症及焦虑症。
对工作忙碌的打工仔来说,交友平台本可能是一个让他们“脱独”的大好机会,但若然在网络世界常常食柠檬,原来也不会好受的。若真的有意结识新朋友甚至想寻找一段认真发展的姻缘,或许还是想想怎样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寻找平衡,否则就算找到心仪对象又如何,晚晚OT到10点,怎跟人家拍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