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文化】爱新觉罗后人决心保留传统 留辫著衫食饭统统要讲究

撰文: 林可欣
出版:更新:

在香港生活50多年的爱新觉罗州棠,是清太祖儿子爱新觉罗多尔衮的后人。父亲在临终前才向州棠说出家族身世,他活了半辈子才北上寻根探亲,自此决定保留和传承家乡的满族文化。他常挂在嘴边的“满族文化”,究竟是什么?
摄影:吴钟坤

这天知道记者上门采访,黄绮华早已准备一桌东北菜招呼和介绍,笑说她这儿较一般坊间食肆正宗。(吴钟坤摄)
州棠家中装潢古色古香,有不少摆设都是朋友赠送,例如一些古代的床架板和屏风。

爱新觉罗州棠的故事

上集:【在港满族人・上】薙发留辫 清代后人被嘲怪物:想保留满州文化

下集:【在港满族人・下】西关小姐变满族媳妇:旗褂是怀旧时装风格

州棠十多年前得知自己身世后,50来岁才正式认祖归宗。他薙发留辫,每天一身满服外出。他叹息满族文化渐被淡忘:“我见云南呀、新疆一些少数民族至今仍有不少人会穿上自己民族服饰,又会表演自己民族的歌舞,我们满族就好少见了。”他热忱满族文化,自觉很有归属感,这几年细致考究当中文化习俗,并身体力行,希望尽力保留。

薙发留辫

留辫冬天当颈巾

有别满清前的汉人束发,满族人薙发留辫源于祖先女真族的习俗。州棠说,这个骑马民族把额头上方的头发剃除,将其余的头发编成辫,方便打猎和工作,“东北和野外冬天天气特别寒冷,把辫子绕在脖子,与现在人们围颈巾一样,都能御寒。”因此州棠留辫12年,间中修修长辫发尾,每天则剃剃前额头发,保持满族人的发型。“早上剃一剃后,下午回到冲印店见到长了几条,又会再剃。”

古时没有颈巾,州棠说满族留长辫,在冬天有保暖作用。

服饰

为什么满州服缺了一角?

而看上去与唐装差不多的满州服饰,其实暗藏满族设计特色。“相传我们老祖宗一次拔剑时,不小心割走一块肚脐附近的衣角,自此满州衫都没有这一角。而且这类丝质和人造纤维混合而成的布料,造起的衣服冬暖夏凉,穿上去好舒服。”

州棠早几年前特意从东北购买几套满服,再到广州和深圳找师傅根据这些满服,作样本度身订造。他家中10多套都是黄色衫,每套数百元。他解释道:“不是因为皇帝常穿黄色,而是我觉得黄色好看,感觉吉利,清朝都已灭亡,穿什么都无所谓。”

州棠太太黄绮华亦有几十对中式绣花鞋,她说电视清朝剧常见到宫中妃嫔、格格穿有高跟的旗头鞋,其实属于礼鞋,是重要场合如饮宴、节庆才穿,平日满族妇女多穿平底的绣花鞋。

州棠说因当年老祖宗打仗拔剑时,不小心割下衣角,自此满服设计都是缺了一角。
满州人的衣服不如汉服,为了方便骑马打猎,都是窄袖,衣钮设计对扣亦防止风吹令上衣散开。
“福金”黄绮华自言贪靓,故度身订造了不少满族旗褂,什么颜色和设计都有。

婚嫁

女儿出嫁订造“金枝玉叶”披肩

这个爱新觉罗家庭在大女出嫁时,亦跟足满族传统。黄绮华为女儿订造“金枝玉叶”披肩,花了几日几夜钉上吉祥图案。女儿出嫁当天穿起格格的旗褂,由家中男丁,即他弟弟背起走出房门。婚礼仪式又会供奉全头羊只,代表有头有尾。黄绮华忆说,女儿虽不肯坐轿和跨火盆,担心太招摇和烧坏衣服,但行礼时仍与夫君先向天、拜东北方向跪拜,再拜谢父母。

黄绮华忆起,女儿当年18时跟她说想有一个难忘的婚礼,结果在出嫁那天确是以全套满族仪式行礼,十分特别。
黄绮华说东北气候影响满族人的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

满洲人叹萨琪玛high tea

黄绮华在夫君认祖归宗后,也学做满州媳妇,煮得一手东北菜。除了一些东北特别品种的黑木耳和栗米,她说当中不少𩠌菜也有寓意,例如饺子和栗子也有“子嗣”的意思;而酸菜白肉则能分别能清肠胃和保暖。“以前先人在冬天烧柴煲水,并把猎物如猪、羊放到水里白灼,再用刀或剑割肉取食,羹和碗多是汉人用的。”

而香港人俗称的“马仔”萨琪玛,则是满族人充饥食物。黄绮华介绍:“配花茶享用,听着东北音乐,就是满族人的下午茶。”

州棠觉得将满族文化融入日常生活,能时刻提醒自己是满州人的身份,让家乡文化不至失传:“做人不应忘本,要知道自己的根和祖先来自哪里;我这样做也是出于自己对家乡文化的一份心意。”

来光顾的人推开门,看到像他这样的古代装扮,都是一副视而不见的模样,故作平常地晒相、影印和拍证件相。
州棠每天也在家里和冲印店拜祖先,店内不时播放的东北音乐,都是州棠收藏的绝版CD,他说闲来听歌,很有家乡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