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业.一】遭食环票控警告 纸皮婆婆每日拾荒16小时:我唔惨
记者跟着兰姐在骤晴骤雨的一天,拾荒16小时。当下起滂沱大雨,她依然要走出街头执纸皮,推车往回收店卖钱。拾荒,是她20年前开始选择从事的工作。她有儿有女,有积蓄物业,60来岁却依然想找份“工作”赚钱养活自己。
香港当然有许多基层老人拾荒维生的悲凉故事,但兰姐却不自觉惨。若一个长者以拾荒为“专业”,为什么他们在食环署眼中是阻街,在一些街坊和路人眼中是不洁污糟,在大众心目中是可怜?在香港“正规经济体系”(formal economy)里,究竟有没有拾荒者在回收业工作的位置?
(此为拾荒业系列报道之一)
摄影:吴钟坤
【拾荒16小时.影片】住私楼婆婆无生果金 执纸皮20年为储钱防老
在兰姐葵芳开工的地方,一个小小的街角区域,已形成了一条垃圾回收链:附近的菜档、生果档、猪肉档、鱼档的厨余和箱子,会交给至少两个“垃圾佬”处理。“垃圾佬”收了档户的钱,负责推着他们的垃圾,到智芳街的空地,让兰姐清理分类,回收纸皮纸箱赚得的钱,归兰姐所有。
朝六晚十开工 日卖百斤回收纸
她在这区算是拾荒大户,每朝六时出门,先推车往回收店,卖昨晚回收堆叠好的纸皮,然后急赶地回到据点,整理档户早上弃置的发泡胶箱。一个多小时她已叠好近百个胶箱,放在回收车停泊的位置,待他们来收取。然后附近再有大量纸皮纸箱弃置一旁,她又再执捡整理,执好一车,再去回收店一趟卖纸。
一个早上,卖纸两趟、卖胶箱一趟后,人已觉累,十时多至中午是休息时间。她家所便在附近,上楼洗面、清洁手脚,歇一歇后,又再落楼在据点留守。下午有时阳光正猛,她便午睡至三时才开工。
一个下午依然忙碌,邻街的药房、老人院、食店抛出纸箱叫她去执,她便推着车子收集搬运,运去自己的据点拆开、摊平、按扁,工序和工作一直重复至晚上八九点商户收档,她依然在垃圾堆中执纸皮叠砌。这天最后,她计算自己“工资”有400多元,来自一百多斤回收纸、十几条发泡胶箱。而且她年终无休地拾荒,每月也数千元甚至近万元收入。
执纸皮供楼养家 老来失业全职拾荒
开初兰姐拾荒是为供楼养家。年轻时在工厂做毛衣女工,到厂商于上世纪90年代初北移,她失业,就四处求职。找了一份住家工,月薪4,800在毕架山花园当家佣。老板是一对退休夫妇,“以为好易服侍啦,点知做到我死。煮饭洗衫抹窗抹古董烫衫,工夫轮住要做。”她嫌住家工麻烦又辛苦,做了三星期便辞工回家。后来应征船务公司的快递员成功,入职当外勤,工资在90年代来说算是不错。
然而工厂式微,船务运输业不久亦式微,公司削减人手,裁走兰姐,那时她已将近50岁。她说当年家庭重男轻女,自己无份读书上学,像她这样学历不高的女人仔,人到中年能做什么工?家里三个仔女要供养,租楼又愈租愈贵,1998年她与任职巴士司机的丈夫买下单位,觉得两公婆死悭死挨,或许能勉强过活。
她于是当年工余时已拾荒,在家楼下执纸皮往回收店卖。“初初个样又后生啦,我又住附近,总觉得街坊行过都嚟望一望,我好似擡唔起头望人,好似好肉酸咁。”后来她想通,“我又唔系偷,又唔系抢,我做返自己𠮶范,点解要低住头做?”兰姐后来全职拾荒,10几年前还未有大量长者入行,朝九晚八开工,收入依然不错,每天一百多元已能帮补家计。
拾荒养活儿女 “你觉得我失礼嘅,唔好叫我妈咪”
兰姐丈夫当时退休后,也加入帮忙。两夫妻拾荒廿年养活一家五口,“大仔读唔成书,但我哋供到两个仔女读大学,到佢哋出嚟工作就自己揾自己食,个女读硕士时都系用自己钱。”说起儿女,兰姐便自豪得意,“我个女好叻㗎,读小学已经同人争第一第二,读中学都头五名㗎。”她说三个子女如今已生活稳定,“有个仲系做政府工,好似好高人工。”
至今60来岁她依然每天开工拾荒,子女曾开口说不想这年迈母亲日洒雨淋执纸皮,“我话如果你哋觉得我好失礼,令你哋觉得丑嘅,你唔好叫我妈咪啰。佢哋冇声出。”她说现在坚持拾荒,是为储养老金。“我当然希望仔女以后都养我,每个父母都想咁样,但仔女都有自己家庭要养,𠵱家香港生活环境咁差(生活水平高),佢哋冇能力点顾得到我哋。”
子女各有家庭压力 忧年老无钱医病
兰姐说拾荒赚来的钱,是为日后够钱雇个护理员照顾她。“第时要𠮶笔钱医病,唔可以冇㗎,唔通靠政府帮你医病咩?我又唔想住老人院啊。”她在政府的经济审查标准来看,属中产老人;她透露物业资产和积蓄也超额,无法申请生果金或什么津贴。“咁多年来,我哋一毫子都冇拎到政府钱,除咗我先生𠵱家拎咗千几蚊个生果金之外。”
自力更生多年,她问老来这年纪还能走动“有手有脚”,为何要靠政府养?“我哋做惯咗嘢(上班),我一日唔做嘢就腰酸骨痛,都系落嚟呢度开工啦。”她觉得拾荒工作时间弹性,“你去洗碗做清洁呀,有老细睇住,又要固定返工放工,我呢度(拾荒)几自由呀。”更何况,她自言都已66岁,怎够竞争力与其他中年人求职争工作。
街坊眼中不洁 食环署眼中阻街
可惜拾荒这份工,从不被当作为“正当”职业,途人街坊路过,有人指摘她在无本生利,“执垃圾根本唔洗钱,你咁又赚到钱。”兰姐不忿反驳:“我话执纸皮、推去回收,唔洗工夫㗎?都系我啲时间同劳力嚟㗎!”这天访问她拾荒途中倾盆大雨,她取出几个黑色胶袋自制雨衣雨帽,又继续在街头开工:重复拆开、摊平、按扁纸箱,见到发泡胶箱又取出绳子扎起叠高,“全部都系工夫嚟㗎!”
可惜拾荒这份工,在食环署眼中是阻街,应当被票控。“放咗啲纸皮喺一边,佢(食环署)话系阻街、影响公众卫生,贴上黄色纸,四个钟后唔搬走就充公。”兰姐被这样警告过多次,亦被充公过几部载满纸皮的手推车,“去佢度(食环署)拎返就罚千五蚊,我梗系唔去拎啦!我啲二手车唔值得,我百几二百蚊同人买多架二手车啰。”她惟一一次被罚款,就是为了取回那部簇新的手推车。“上到法庭,个官好嘅,就罚我五百蚊,最重罚千五蚊。官字两个口,我都无办法。”
商户处理垃圾责任推卸予拾荒者?
她说有时区议员到场在一旁“监视”自己,“佢(区议员)仲会叫食环票控我呀!”记者问过服务该区的区议员吴剑升,他承认曾向食环署投诉附近的拾荒者阻街,要求署方执法。“我其实好少特登走去睇(拾荒者),我有时行过见到咪会影低啲相。我哋冇特别针对边一个拾荒者,事实上除咗兰姐之外,附近仲有几个拾荒者。”吴剑升强调只留意区内垃圾堆积问题,又指不少居民及几档商户曾投诉。“我哋都好想解决个问题,但好难揾地方再畀佢哋摆垃圾纸皮。”
吴剑升指在兰姐和“垃圾佬”未清理好厨余垃圾前,智芳街经常满地湿漉漉、布满“湿碎”垃圾。亦因为食环署每周定期到场清洁街道,兰姐每次皆需要极快清理好档户的垃圾,“还返个场畀佢哋洗地,手脚慢啲都会行埋嚟催我呀。”
但为何档户产生的弃置物,要由拾荒者负责?兰姐:“你想执纸皮回收卖钱,自然就要帮手执埋佢哋啲垃圾。”结果,兰姐每夜工作至近十时才扫干净那处的垃圾,把“工夫”做完。她擡起头说:“我唔惨!但最想有个地方畀人做嘢执好啲纸皮、垃圾啰。畀个空间地方我,唔好成日投诉啰。”
食环署:优先处理阻街及卫生问题
记者就拾荒者被投诉及票控的问题,向食环署查询。署方资料显示,过去五年,全港各区接到有关拾荒者涉及阻街的投诉,平均皆为一百多宗,数字每年相若;但署方人员发出移走障碍物通知书数目则连年上升,由2015年的59张告票,上升至去年的84张,并有一宗为根据《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第132章)向拾荒者提出检控。
食环署发言人指,拾荒者涉及街道管理及复杂的社会问题,牵涉不同政策局和政府部门的范畴。该署主要负责保持环境卫生,若收到市民投诉、地区人士反映或其他部门转介,拾荒者在街上引致环境卫生及阻塞街道等问题,署方会优先处理这些卫生问题;又指现时法例并无豁免某些人士不受检控,署方法律面前一视同仁,不因对方是长者而豁免控诉,指出:“前线人员运用酌情权时,也需考虑到会否引致‘选择性执法’、‘执法不公’,甚至‘涉嫌包庇’等误解。至于会否采取执法行动,视乎实际情况和证据是否充分而定。”
民间组织“拾平台”月前做过调查,在访问全港多区500多名拾荒长者中,虽然六成多为基层老人需要以拾荒维生,但有一小撮像兰姐这类,经济能力较高,拾荒亦主要想“揾细艺做吓”,并储养老金。“拾平台”又统计过拾荒者每日的回收重量,平均每次约35公斤,每日就总共为香港回收了193,000公斤(193吨)的废纸,认为对回收业有一定贡献。组织认为拾荒者在社区的长期付出未被肯定,亦被街坊或租户投诉,及有近两成受访拾荒者曾被食环署驱赶,或被回收商呃秤,组织希望政府正视这班回收业最前线的“工作”人员。
下集:拾荒者每天劳动、整理回收物品,回收商又怎看这班前线“回收人员”的身份,肯定他们的对回收业的贡献吗?政府和社区组织又可以怎做,改善拾荒者的待遇?详看:【拾荒业.二】拾荒者遭剥削?回收业界:大家都是基层,议价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