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桥】锦田孝子造桥便利母亲 与康熙字典同年 罕见300年古桥

撰文: 陈铭智
出版:更新:

在香港,想找一条过百年历史的建筑,买少见少。元朗锦田水头村就有一条300年历史古桥“便母桥”,在康熙55年竣工(1716年),《康熙字典》恰好同一年编成。

古桥专家李伟明在其著作《香港古桥:图说古桥历史与建筑工程》提到,桥在中国传统有便利乡里、积善荫庇的功能。这种桥大多集中在新界,八乡的利达桥、十八乡的会仙桥,都是出于上述功能而建。乡里更会为桥立碑,纪录由谁提议、有谁出资兴建、纪念甚么事情等故事。

这条石桥看上去平平无奇,但是已经落成300年,比清朝国祚(268年)更长。(陈铭智摄)

真孝子造桥方便老母过河

“便母桥”位于锦田水头村内,就在三级历史建筑周王二公书院后方。由于水头村有音乐农庄和有机农场,假日会吸引市民到来游玩,故市民与村民亦常使用便母桥。现今桥的所在处,河流缓慢,但是300年前居民得涉水而过,一遇水涨,水头村与泰康围两地的村民便无法通过。康熙49年(1710年),锦田邓氏族人邓俊元搬到水头村居住,住在泰康围的母亲挂念儿子,每日必过河到水头村探望。为解决水涨困扰,邓俊元节约起居,储钱建桥,延请福建漳洲工匠到香港施工,花6年完成。邓俊元生性孝顺,乡里称道,故这条桥命名为“便母桥”。

无独有偶,《康熙字典》同样是由康熙在1710年提出,1716年编成。清朝的建筑藏身锦田乡村,不过锦田一带的香港原居民,在康熙统治时,可说是吃尽苦头。邓俊元的父母或祖父母,可能都曾遭受“迁界令”之害。

清朝初年,明朝遗臣郑成功率军在东南沿岸抗击清廷,并在台湾建立郑氏王朝。为断绝沿海居民与明郑联系,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颁布迁界令,沿海居民向内陆迁移50里。香港当时属新安县,居民的房屋和土地皆被烧毁,被逼徒步返回内地,形成官方政策导致的移民潮。但迁界令下香港人口剧减,经济崩溃,很多居民死在途中,终生没有返回故乡。直到两广总督周有德、广东巡抚王来任为民请命,迁界令才在7年后中止。重返香港的原居民,对两位官员感恩戴德,周王二公书院便是为纪念二人而建。

便母桥桥墩采取传统技艺“分水尖”设计,能够有效减低上游河水对桥墩的冲击,保护石桥免于崩塌。(陈铭智摄)

真正香港制造 采本地产花岗石建造

便母桥是一条平桥,两岸距离8.1米,河道水深0.25米,由6块长方形花岗石条组成桥面,桥中心有菱形的桥墩承托。桥墩的菱形设计也大有来头。中国传统在河道上造桥,为了防止河水涨退及上游的冲击,损坏桥墩,工匠想出在桥墩两旁造尖形墙身,减低河水冲击力,称为“分水尖”。早在唐朝时,已经有古籍记录这项造桥技术。

造桥的材料,是本地出产的花岗石,花岗石坚实耐用,适合户外环境,不须特别保护。其实香港直到19世纪末,仍有出产花岗石的纪录,1894年出版的《香港杂记》提到,九龙“山势不高,草木不秀,地原硗瘠,惟石之产甚佳。”而1871年港英政府一份统计也指出,九龙共有81座石矿场,分布在红磡、土瓜湾一带。

【行桥】大潭水塘有维多利亚风格拱桥? 古桥专家带你行战前水塘

【行桥】鹅颈桥到底有没有桥?答案就在150年前一条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