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和不死】挨过翻版四仔 27年唱片舖不倒:信和永远畀到我惊喜

撰文: 黄泳桦
出版:更新:

信和不死,“信和永远畀到我惊喜。”Sky music老板Patrick Choi说。
常言道:支持信和中心三大产业为漫画、唱片和租屋。有人说,信和最风光时代已过,漫画店执完一间又一间。同样是1990年创业,卖二手碟的CD交易所刚宣告即将结业,主要卖中文新碟的Sky music原来已算是信和内的“老店”。
由熟客到信和一份子的Patrick,如何与信和“同生”且“不死”?

风光时期,信和中心单是二手唱片舖已多达二十多间。(潘思颖摄)

1990年末开始:“翻版碟多过正版碟”唱片公司推礼品装救亡

上回讲过信和的风光(见另稿:【信和不死】Sky Music老板由蒲信和到开舖 90年代卖过千张碟),这回谈谈后来的信和。

唱片业的昌盛带旺信和,也带来翻版碟市场,使信和形象一落千丈。“那时翻版碟仲多过正版碟。”Patrick说那算是入行第一个难关,“他们都几光明正大地卖(翻版碟)。”充斥信和的翻版碟不只唱片,动漫业也大受牵连。1990年后,香港掀起第二浪日本流行文化热潮,除了原有的动漫店,激增不少日剧和J-Pop店,潮流地带骤变成翻版王国,全是翻版CD、翻版ACG(动漫电玩)。

“有些客觉得呢只碟得两首歌好听,我为什么要畀钱买正版?隔离(老翻店)十蚊就可以买到,甚至一只碟比正版多啲歌,那些客就会游咗过去。”Patrick慨叹翻版同行竞争亦激烈,“由一百蚊三只碟,劈价至一百蚊五、六只碟,我哋就成为咗箭靶。”

租离岛渡假屋如长存于信和中心。(潘思颖摄)

正版碟无穷礼品  那是翻版市场翻不出的感觉

Patrick忆述起来未有激动,依旧温和,他形容那段时期即使难挨,也算挨得过,至少唱片公司和歌迷很团结。“忠实Fans都几支持呢个行业,如你所言,真正喜欢一个歌手是不会买翻版,会买正版碟。”唱片公司亦没坐以待毙,急忙想对策。Patrick随意指台面上的唱片,“以前一只碟好简单,唱片公司为吸引Fans,开始推出唔同包装,有精品、有碟送礼品。”

还记得人生第一只碟,不是乐坛巨星,而是小学时期储了些钱才买到的Boy'z <一起喝采>。专辑是带点质感的绿色盒子,一打开,一堆小礼品倾泻落校服裙,有贴纸、有用不到的优惠劵。那是翻版市场翻不出的感觉,如出奇蛋,每次开盒都有几种惊喜,礼品、唱片包装设计、歌词簿的质感,翻版碟才不会烫金印字。

80年代,信和中心是日本流行文化集中地。(潘思颖摄)

2000年后: 信和沦陷成碱碟王国  年赚过亿 “好污烟障气,”

据海关资料显示,1999年全港约有一千多间“老翻店”,市面供应量高达500万张。“其实海关打击之下,(翻版碟)已经少咗,但多咗三四仔(色情碟),多多少少都系同一班人做,比以前仲夸张。”色情碟市场比以往更大,毕竟目标顾客是全港男性。

Patrick形容那个时期的信和是“沦陷”,信和、好景、星际三个商场合称旺角“三大咸碟地”。据称,四仔店由旺角两大黑帮操控,占据信和三楼全层,有网民形容店员打扮如<去吧!稻中兵团>(日本一套搞笑漫画),令人惧怕。

有网民形容四仔店店员打扮如<去吧!稻中兵团>(日本一套搞笑漫画),令人惧怕。(网上图片)

四仔何来?日本AV产商未为光碟“打格”已私下流出市面,再由香港四仔店的员工专程在日本购入,第一时间传回香港,才做到与日本几乎同日出售新碟。速度快,利润自然高。一档四仔扣除成本,约赚十元,以日卖三百张碟来计算,单日利润已达数千元,一年估计赚过亿,四仔为黑帮带来丰厚利润,自然长驻信和。“佢哋(翻版行业)之间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生存模式。周围系针筒,打架,啪野,成个信和好污烟障气,斯文的客都唔敢入,熟路的客真系买完碟就走。”

Sky Music 以卖中文碟为主。访问当日走过门口,全是日韩碟订单。(黄泳桦摄)

改朝换代:信和三大产业之一会消失?

上回Patrick曾说:“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过搞到𠵱家咁。”到底现在变成怎样?他指支撑信和产业有三:唱片、漫画、租渡假屋,“租屋就永恒,现在信和剩下漫画店和批发商有关,应该挨得住,只剩CD舖。”

相关文章:【信和唱片】27年CD交易所将结业 老板:香港容不下最细的唱片舖

翻版、咸碟王国使信和臭名远播,Patrick却说那三五年挨得过,现在却无法想像。1999年后,网上下载歌曲风气开始盛行,“呢个真系好大打击。”他顿了顿,“整个听歌模式都不同了,不再用实体碟,免费听到。即使买歌,都是一首一首歌买,生意跌了超过一半。”当年支持正版碟的忠实歌迷呢?“他们会从正常途径畀钱买歌。”有人认为网上买了一首歌,算是支持过音乐。

Patrick明白时代巨轮一直在转,“有种改朝换代的感觉,整个生态不同。时代在进步,不过我们这群几十岁的人始终会觉得可惜,听歌时看着歌词簿,睇下,掀下,先有味道。得闲抹下碟先过瘾,朋友上来,见到一排CD柜整整齐齐,见到珍藏会‘哗哗’声,都系一种开心,但依家好少了。”

广东歌盛极一时,亦造就唱片业辉煌时期。(潘思颖摄)
即使上上落落,到最后,信和依然可以屹立,都系一件几奇妙的事。

“即使上上落落,信和依然可以屹立”

Sky Music 以卖中文碟为主。访问当日走过门口,全是日韩碟订单。“做个假设,以前容祖儿一年出两只广东碟,一只国语,现在可能两年先一只。出一只蚀一只,点卖?”Patrick慨叹:“很多人宁愿买韩国碟,都不卖广东碟。这有很多因素,广东碟要争气,媒体要帮忙,大家唔好只捧韩踩自己,好多人话‘我𠵱家唔听广东歌啦’。以前啲人对听歌热诚啲,不会咁即食,可以狂听一只碟,十首歌都识唱。”

CD舖消失,信和还是信和吗?

Patrick坦言租金加了近十倍,“三五年都应该喺度,尽做啦,做到顶唔顺为止。”

Sky Music旁开了一间连锁甜品店,问到信和的将来,Patrick笑言:“信和永远畀到我惊喜,它会跟住潮流变。即使上上落落,到最后,信和依然可以屹立,都系一件几奇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