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异想】 佐敦遍地玉石 雕成“烧肉”、“冬菇”为咗乜? 

撰文: 黄妍萍
出版:更新:

在满街金舖的今天,你可知道,香港的玉石曾闻名世界?在佐敦的广东道又名玉器街,在1970年代,地下满是商舖和小贩,楼上则是工场;台湾、新加坡等地的商人每星期来入货;酒楼里行家碰面,边喝茶边买卖,一转手价格升倍……茶冲至198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少人入行,加上内地改革开放,买家转至内地,茶香至此转淡。

早在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前,这里已是个小小的玉石中心。(黄妍萍摄)
+9

玉器街近避风塘 渔民航海商人买玉求平安

走在今天的玉器街,人流疏落,如果不是看到放在街口的巨玉地标,你可能还真以为这只是一条普通的街。但停一停、看一看,你会发现两旁许多的玉石商店招牌,分分钟有数十年历史。

战后的1950年代,不少内地玉石师傅南迁至香港,聚集在近油麻地避风塘、广东道一带做生意,当时渔民和航海商人因担心海上有危险,多买玉求平安。据康文署网站“香港记忆”的口述历史记录,至1960年代末市民对玉器趋之若鹜,烂玉亦有人光顾,用以煲水喝定惊。1972年尼克逊访华,更揭起中国热,世界各地的商贩都来港买玉转售。

此时的玉器街除地舖外,还有400多个小贩,有时更逼出马路。当时在玉器街摆卖的叶先生认为,这种形态是玉器街兴旺的原因之一:“看完舖又可以看小贩档,各适其适。”楼上就是一众商人的工场,名副其实香港制造,香港的雕刻工艺当时更闻名中外。

【凿字人生.一】凿字师傅自豪与梁启超同乡 镇守旺角街头逾30年

地舖以外不少商贩在街摆卖,十分热闹。(“香港记忆”)

地舖小贩档任君选择 茶楼行家聚头左手买右手卖

其时不少学徒就住在工场,1974年入行的香港玉器商会会长罗志光是其中一个,当时他为学一门手艺谋生而入行,对玉石其实没什么兴趣,开始时做得差常被师傅骂,要师兄代为修饰,但闲时和一班师兄弟去公园玩,却掩过了这些不快。

平日他们会在早上10时到楼下开店,到下午3点左右就关门,回工场做设计、加工。有时不用去店里,他早上做完加工,就背着背包去其他珠宝店兜售。

也有行家会在茶楼买卖,当时玉器街最兴旺的是人人茶楼一带(今四海玉器中心),不少商贩会去歇脚。兼做生产的有时刚做好一批玉器,便会包起拿到茶楼,碰到认识的行家就坐进那台,拿出玉器给大家鉴赏。“也可能有人在这台买完,到另一台合价钱又卖出去。”罗志光说。街上的运作也是如此,“这些人叫炒仔,做生产的就叫jyanng(踩)仔。”——从前的机器要靠脚踩才可以动,做玉石的人都要边踩边琢玉。

打风开工连面包钱也赚不到  钢网匠的满足︰实现客人愿望

街上人来人往,炒家在这边买完,走往对面又转手。(香港玉器商会)

昔按各国需求分款式 今创新花款雕出冬菇、烧肉

香港玉石胜在雕刻工艺够精细,除了本地行家之间会买卖,也有外国商人会来入货,包括台湾、新加坡、越南等。商贩会因应不同国家的需求,推出不同款式,罗志光说:“越南装较小,因为他们体形较小,日本装则多数偏蓝。”其他如卖往美国的称“洋装”,多为红、紫、青色的大件玉器,卖往台湾的则以花青玉器为主。

商贩以外,也有市民会来买玉,但并不多。罗志光说市民一般买手镯、平安扣等,“我们相信玉是地结之灵,中国人也觉得玉是保平安的。”因此他们所做的玉形状通常是寿桃、观音等,亦有做花生,因花生又称长寿果。又会有商人买鱼形的玉,象征年年有余。近年更有人开创新的花纹,罗志光也将传统上被视为不美的杂色玉雕成冬菇、蟹甚至烧肉,“希望发挥那块玉的长处。”

罗志光视玉石雕刻为艺术,这块“烧肉”是他的珍藏,自言见到小朋友被逗笑了,他就开心。(黄妍萍摄)
现在他多负责设计,拿起一块块碎玉,画两笔指示大概应做成鸟或竹,便交给师傅切割。(黄妍萍摄)

原石随街拍卖 “抓手”讲价

成品以外,当年街上更有切开了的原石买卖,当时流行“抓手”,即以布或报纸遮掩二人的手,以捉手指表达金额,“要讲明是草(万)还是吊(千),有时都会有误会。”罗志光说。文化考察家徐振邦早前出版《我哋玉石好有宝》,并举办导赏团带读者游走佐敦,走着竟遇见了抓手的情境。只见不时有买家以电筒照看玉石,卖家递出毛巾,金额就藏在看不见的手指之间,二人眼神一对,松开手,卖家又转向另一人。

这些原石多是商人从缅甸经政府的“公盘”拍买得来,徐振邦更在机缘下得到一块未切开的原石,“这叫做赌石,因为不知道里面的玉有多大、有没有裂痕或多不多杂质,会否不是很绿,而是很黑的。”这块赌石已“开皮”,即由师傅削走表皮,表面有层绿色,代表内有玉石。“不过也有人说可能是贴上去的。”徐振邦笑笑。然而近年缅甸内战,矿场常有土匪,原石出口已减少。

1984年,政府为管理玉器街400多档小贩,将他们迁至甘肃街玉器市场。初时不少行家会回到玉器街,在人人茶楼和附近大排档聚集,至大牌档被迁入熟食街市后,街上渐趋淡静。同时内地改革开放,台湾商人可入境,少了来港,加上香港经济起飞,少人入行做玉石,许多商人都北上设厂授徒,香港玉器雕刻之工艺由是渐趋没落。

到现在,玉器街上仍有不少玉石店舖,但10间只有2、3间的下一代愿意接手。在满街钻石、黄金的年代,可有人仍然记得玉石之美?

玉石冷知识:玉不只得绿色、A货才是正货?

“抓手”的文化,可以流传到下一代吗?(黄妍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