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梯田】昔日荃湾、火炭有梯田 大帽山茶田百年历史
“香港有梯田?”跟朋友谈起香港有梯田,人人都惊讶万分。原来1960年代的香港到处都是梯田,荃湾、葵涌、火炭……善用山地之余,也保持了水土,防止泛滥,又为耕地蓄下养份。但这些梯田自1970年代后,或渐荒废,或被夷为平地。被遗忘的梯田,藏着多少秘密?
香港梯田分3种
昔日港人以渔农为业,香港山多平地少,平地不够谋生,不少人由是上山开垦,梯田可说养活了不少香港人。1960年代的香港到处都是梯田,包括荃湾、葵涌、火炭……慢着,这些今天不全是工厂区吗?是的,1970年代工业进入高峰,梯田或荒废或被夷平,工厂大厦取而代之成为区内地标。
大帽山茶田遗迹有100年历史
但在较偏远的地方,梯田仍然存在,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亦保留了一片梯田。该园永续生活及农业部主任叶子林指,香港的梯田按种植种类可分为3种,第一种是现时仍可看见的大帽山茶田遗迹,至少100年历史;第二种是菠萝田,如菠萝𪨶昔日便是梯田,这种田不太需要淋水,属于旱田;第三种是水稻田,分布在各处村落,因水多树木容易生长,现在已成了丛林。
蓄水又防洪 河水源源不绝
这些变成了丛林的梯田,昔日却是蓄水、防洪的好帮手。农民将坡地开垦成一级级时,会在每级边缘修筑一道蓄水埂,水便不易流走,下渗的时间增加,最终流回河道,令河流不枯竭也不暴涨。据台湾林务局研究,高25至30厘米的梯田,1立方米便可蓄1公吨水。如是能防止泛滥,并在暴雨时延缓洪水到达的时间。农民修筑的蓄水池,亦增加了地面蓄水的容量。
另一方面,梯田亦较斜坡有效防止养份流失,有利种植。土壤冲刷少了,也能减少下游淤积,水质得以保持。而且若属水梯田,往往位处林地、溪流旁边,能挡去外间对郊野的污染,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许多鱼类、昆虫、雀鸟得以栖息。
成生态缓冲区 台湾倡复育梯田 成教学资源
近年台湾提倡复育梯田,其中新北贡寮恢复了大片水梯田,稀有水生植物小谷精草随即出现,超过50种蜻蜓出没,各种鱼类如需干净水质的青鳉鱼都重新出现,同时梯田考察更成了不少学校的教学环节。
在香港,梯田消失后,政府要整治河水就只知扩阔河道,却让河变成了渠,地下水通通流走,农民唯有弃耕,城市逐渐扩张。如今仅存的农地担当着郊野与城市间的缓冲角色,让生态得以维持,近年愈来愈多人种水稻,让农业湿地重现,并带来各种体验活动,下一代得以重新认识食物和农耕文化。然而在“香港2030+”的规划、发展商囤地、破坏农地罚则宽松下,不少农地都将被发展。当台湾在提倡保育农地,香港又会走向何方?
延伸阅读:
【新田农夫迫迁‧上】“傻瓜”分享农作 守望半世纪农田抗水货仓
梯田系列:
【香港有梯田.一】沙头角有条梯田村荒废40年 村长:想揾人复耕
【香港有梯田.二】3万呎西贡农地曾沦㓥车场 港人花5年修梯田
更多昔日梯田照片可到港大的香港印象(HONG KONG IMAGE DATABASE)网页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