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香港2030+》为谁规划?谁的远景?
发展局早前公布《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规划远景与策略》,为香港长远的土地及基建发展和自然环境保育,提供最新的发展策略,并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公众咨询。当前香港楼价屡创新高,公屋轮候时间突破四年大关,市民在水深火热之际,谁会在意香港的长远土地和房屋供应?
当社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特首选举上,这份长远规划难以引起公众太大关注。但事实上,它对香港的将来和我们下一代的影响,可能比谁当下任特首更重要,因为不论谁当特首,都必须切实执行中央订下的计划。
文:思言行
基建促融合坏环境 填海造地增新移民
在尝试找出计划背后的真正目的之前,让我们先看看报告内一些不合理或自相矛盾的地方:
报告开宗明义要巩固香港作为“亚洲国际都会”的地位。可是纵观整份报告,尽是中港融合的建议,例如加快拓展与华南地区在基建方面和运输的联系,加强粤港在经贸、旅游、跨界基础设施和口岸等方面的协调工作,促进港澳及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合作,增加输入内地专才。明显地,这些建议只会令香港加快成为另一个中国城市,与“国际都会”目标不但毫不相干,甚至可能背道而驰。
报告强调建构绿色环境、保护乡郊、推动农业发展,但规划多项巨型基建工程,包括兴建铁路和道路网,贯穿新界西北和大屿山等郊区、建造人工岛、发展郊野公园、湿地、离岛、海岸公园作旅游景点。如此大兴土木,将无可避免对香港的自然生态造成极大破坏,又如何“建构绿色环境”?新界东北发展计划摧毁大量活跃农地,令过万村民失去家园,所谓“保护乡郊、推动农业发展”不知从何说起。
报告开首便指出香港的人口老化和增长放缓问题严重,根据统计处最新推算,香港人口将会在2043年达到822万的顶峰,之后会逐渐下降,但《香港2030+》却计划提供多至900万人的住屋容量,并预计需要新增92万多个单位。假如住户平均人数维持在目前的3人,这批新增单位可容纳277万人,意味香港人口可达到一千万,远超统计处推算。在本地出生率下降的情况下,发展局这个超额的建屋计划,是否为将来大幅增加内地移民作准备?
基于以上的人口和房屋增长预测,报告推算出全港长远需要新增约4800公顷土地,目前尚欠1200公顷,故此敲定了东大屿山及新界北作为“策略增长区”以填补土地不足。报告没有说明如何利用现有4000多公顷废置农地和1200公顷棕地,也没有提及改变部分使用率极低的土地作建屋用途(例如占地共2700多公顷的军营和170公顷的粉领高尔夫球场),就得出了移山填海、清拆农村的结论。即使4800公顷的土地需求没有被高估,这个结论也难以令人信服。
政府一方面以应付人口增长作为填海造地的借口,另一方面又建议在新界北发展低密度住宅,提供另类形式的生活环境。事实上,进行中的新界东北发展计划,住宅用地只占15.6%,当中六成以低密度豪宅为主,用于公屋或居屋土地只占整个发展区面积的6%。这令人怀疑,政府千方百计觅地,首要目的并非解决普罗市民的居住问题。
包装中港融合 内地化香港
整份《香港2030+》堆砌大量理念和数字,试图描绘一幅优质生活的美好愿景,去合理化发展乡郊和兴建跨境基建的需要,可是理据薄弱,解释牵强。其实早在2011年政府公布与广东省及澳门政府三方签署合作的“环珠江口宜居湾区建设重点行动计划”,把粤港澳在交通运输、经济产业、社会文化等多方面连结起来,并发展邻近中港边界的郊区土地,供内地人工作、移居、旅游、购物和消闲之用,中港融合剧本早已写好。2014年政府成立大屿山发展咨询委员会,计划大规模填海以发展住宅及商业区,开拓多个康乐及旅游景点,明显是宜居湾区计划的延续。今次《香港2030+》其实没有分别,只不过尝试把中港融合的图谋包装得好一点。
过去几年,基建工程超支不绝,引起社会极大争议,但特区政府无视反对声音,大型基建计划一个接一个。这批耗资共过万亿的大白象工程,不但有可能耗尽几代香港人辛苦建立的财政储备,更会严重破坏香港的生态环境。我们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竟换来一个彻底内地化的香港,让数以百万计内地新移民,与我们下一代争夺有限的土地与环境资源,继续推高楼价租金。特区政府这个《香港2030+》规划远景,到底为谁规划,是谁的远景?
(本文为投稿,稿件可电邮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