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郁画家遇上失恋女孩 真人蓝本《怒海》刻画枕边人历尽高山低谷

撰文: 莫家文
出版:更新:

“如果心声真有疗效,谁怕暴露更多,陪我讲…”青山医院资料显示,每100个一之中便有一个患上躁郁症,患者情绪尤如过山车上落,时而兴奋活跃,时而情绪极度低落,即使服药后亦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对于患者枕边人而言,唯一能够做的事便是默默陪伴在旁。曾编导电影《翠丝》、《浊水漂流》的导演李骏硕,借身边友人的患病经历,写成一出港台戏剧,期望以患者密友的视角,劝导同路人“唔系要解决(个病),根本系冇得解决,系如何陪呢个人同呢个病共存。”

摄:夏家朗

躁郁症情绪起落如过山车 每100人中一人患此病

“平时佢冇嘢讲嘢好平常,但佢发病时走埋一边,可能你会奇怪佢突然走开…我有一日朝早起身,发现佢凌晨2至5点合共发咗500条讯息去我手机,当中有99%已经删除咗,剩返两三条讯息系睇得返。”31岁的李骏硕(Jun)徐徐忆述发现一名相识多年的20多岁南亚裔男友人在躁郁症病发时的经历,“佢系一个well-educated(良好教育)画家,而且同白人阶层打交道𠮶类人士,佢有讲过食药会唔舒服,(可能)有停下食下药,但我唔会问佢断咗药未,𠮶次发完message,大家都好似冇事发生咁照样相处。”

躁郁症患者在躁期表现极度亢奋且精力充沛,而郁期阶段又变得情绪低落而缺乏活力的交替极端心理状态,不过若不是身边人,一般人较难察觉其病态,偏偏Jun遇上这样一个朋友,当撰写居港南亚裔人患上精神病后现实状况的剧本时,成为最佳人物借镜。

+2

学习与情绪病共存:倾诉系身边人能够做到嘅事

剧中南亚裔男主角与本地少女相恋,在一次“嗌大交”后坐下来坦白倾诉,最终承认患病的场景中,正正是Jun希望让外界看到不一样的讯息,“大家以为个故仔系讲紧一个南亚裔人患精神病嘅故事,其实我系以女主角嘅视角,讲患者身边人点样经历呢件事…(个病)系无嘢可以解决到,唔可以当精神病系一样可以解决的事情,如果系咁只会钻牛角尖… 根本系冇得解决,系如何陪呢个人同呢个病共存。”

剧中饰演男主角Kashi的南亚裔演员Zain,在香港土生土长见证时代变化,反认为香港的“精神病”是随着社会大环境气候变化,逐渐出现社会矛盾及标签化现象。“可能大家以前生活比较平坦,南亚裔呢件事显得无咁显眼,磨擦相对少,表面和蔼(kind)啲和平(peace)啲,呢家磨擦摆晒上台,直接硬碰硬,一件事斗完又有另一件事。”曾任职国泰航空空中服务员,近年转而当办公室文职及YouTuber的他,透过本地音乐表达更多个人对社会的感受及情感,让外界明白“南亚仔都系香港人”。

+4

唤醒公众对精神病患者、隐敝患者以至复元人士的关注、力求消除歧视的港台戏剧系列《陪我讲 Shall We Talk 二季度》,周日(9日)将播映由电影《翠丝》、《浊水漂流》导演李骏硕执导的独立单元剧《怒海》,主要讲述一名南亚裔画家Kashi偶然遇上陷于失恋边缘的本地少女Serene,两人一见投缘成为恋人,但Serene慢慢发现男友回避出现情绪问题,直至一次Kashi与途人发生误会争执,二人关系生变,最终双方透过坦白化解矛盾,一起生活,一起覆诊,一起绘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