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废挑战】连续五日弃用纸巾、外卖盒 尴尬竟是最大敌人?
“五日连续不能用纸巾,我觉得有点难。”Jess语带犹豫道。环保达人庞一鸣曾说,减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的事。然而,Jess除了分类回收、带水樽外出,“减废”二字几乎绝迹于日常生活。
这次她应记者的邀请,在五天内完成三个减废挑战——弃用纸巾、自备餐盒购买外卖及购买最少包装的零食。跟随Jess的减废生活数天,发现她最常说的,并非“很麻烦”或“很难”,竟然是“觉得尴尬”。
上堂口不停 包装竟占垃圾七成
22岁的Jess是数学教育系五年级生。在开始减废挑战前,记者特意随她生活一天,观察她的日常习惯。Jess坦言,平时的垃圾大多来自零食包装或外卖饮料。“上堂上到闷,就会拿糖出来食,同埋传给同学食。”
Jess上课没多久,便拿出一个小盒子。她刚打开时,邻座的同学熟练地伸手过来拿糖果。Jess的盒子犹如小学生的零食盒,装满各式各样的糖果。“买糖果的时候,多数买独立包装,因为方便上堂食。”零食盒打开后,Jess及同学们每隔一阵子便吃一粒糖。不消半个课堂,桌上已放满多张糖纸,还有抺手的纸巾。“今日带了糖,但平时也会带其他零食,例如朱古力、百力支。”单是一节课堂,Jess及同学们已制造了大约7-8张糖纸,以及数张纸巾;还有午饭制造的垃圾及台式饮料的塑胶容器,粗略统计食物包装及容器占Jess一天的垃圾约有七成。
自备毛巾像小学生?
Jess的首个挑战是不能用纸巾(如厕除外)。当天早上,她相约同学吃早餐。当Jess拿出公仔手巾盒时,对面的朋友打趣说道:“Jess平时一人用一张纸巾,我们就会撕开几份一齐用,几环保。”Jess此时“反击”:“环保就要身边的朋友一齐做嘛!”朋友被瞬间“击倒”,笑而不语,拿起餐厅供应的纸巾抺嘴。根据绿色和平资料显示,纸巾的分解速度因应厚度及面积而有所差异,一般需要2至4 个星期。
接下来五天,Jess也要用毛巾取代纸巾。她经常与朋友外出食饭,会否觉得麻烦呢?“带毛巾其实不麻烦,反而在朋友面前拿毛巾抺嘴,是有点尴尬。”她吃吃笑了两声,继续说:“因为很久也没有用过毛巾了,好似小学的时候才会用。”
大发现:自备容器购买台式饮品 可悭一蚊
除了弃用纸巾,Jess亦要尝试用盒买外卖及扫街。与用毛巾相比,这似乎令Jess有点却步。“带水樽、用毛巾是自己的习惯,但现在要把盒子给店员,怕会阻到他们工作。”这天,我们来到葵涌广场。Jess家住葵芳,周末补习前总爱来这里扫街,或是到附近吃午饭。
旁人用发泡胶盒吃烧卖、捞面,吃罢便一手扔在垃圾桶;Jess却从手袋拿出了玻璃盒,边走边低声说:“唔知会唔会唔畀呢?”她走到牛杂档旁边问说:“唔该想要十蚊牛杂,可否用这个来装?”老板没有多问一句,便将牛杂放进去。老板一边剪著牛杂,一边说:“环保嘛,现在愈来愈多人这样做,我们都会支持。”此时,Jess的神情大为放松。她笑说:“原来都唔系咁尴尬。可能现在人较少,不用拿等候号码,否则他就要记住这些盒子是属于哪人了。”
随后,我们去到台式饮品店。Jess初时认为连锁集团规则较多,应该难以用水樽盛载。怎料,店员也“照单全收”。Jess下单后,兴奋地说:“我用环保杯仲平咗一蚊。我买左咁多次都唔知可以用水樽的。”原来在收银处正前方,有一张告示写道环保杯所需的容量标准。当Jess拿著装满饮料的水樽时,有位男顾客投以好奇的目光,说:“原来呢度畀用水樽㗎。”
储存垃圾 检视生活习惯
根据环境局于2013年公布的《香港资源蓝图2013-2022》指,港人每天制造的垃圾有1.36公斤,比东京高出1.8倍。庞一鸣曾说,我们缺乏机会去检视垃圾,反思生活习惯。Jess平常也是将垃圾丢往垃圾桶后,再也不会多望一眼。但在这五天里,她要纪录每天的垃圾量,多了与垃圾“相处”的时间。
“原来我平时真的吃很多独立包装的零食,每天还用上了四至五张纸巾。”她笑说。看著垃圾量由20件,减少至6件。Jess觉得逐步改变生活习惯可以减少制造垃圾。“我平时一天用大约五张纸巾,原来这五天已经用少了廿五张,都有几包纸巾㗎。”Jess瞪大双眼,顿了一顿续说:“要不是这样做,我都不知道原来可以悭那么多。”
五天过后,Jess更了解垃圾的来源,但她觉得餐厅亦需要有减废的意识。“有些垃圾是‘身不由己’。好似最后一天在餐厅吃雪糕,怎料是用纸杯盛载,这又无故制造多件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