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货币世代】几近不用现金的人:活在这时代,你只能不做坏事

撰文: 梁雪怡
出版:更新:

沉迷网络与善用科技其实是一线之差,但在这个迈向5G网络的年代,看来我们只能让自己善用它。李劲华是手机App公司的创办人,身为创科产业的一员,他当然走在时代尖端,“我随了搭的士之外,基本上也不会用现金。”访问当天,我们去了咖啡店聊,他掏出电话,让收银员的扫描器轻轻一扫就付了钱,干手净脚,“它有(我消费)纪录,多买几杯就会送一杯给我”。访问之后,他又给记者传来讯息,说现在搭的士都可以透过app电子付款了。(他加推笑点是的士司机不愿意装那个app,所以最终还是付了现金)
《Black Mirror》是一套探说科技进步之后的祸害的英国剧集,其中有一集 “Nosedive(急转直下)” 描述一个“评分”世界,社会上每个人会不停为身边的人评分。分数会影响人们在社交、生活、工作等层面的待遇。李劲华耸耸肩说,这样的事已不只是戏剧情节。中国已经有“芝麻信用”分析你的信用分数,他续说:“活在这个时代,你上网做的任何东西都会被人check到,你只能够确保自己不要做坏事。”

一机在手,衣食无忧

李劲华(Keith)在2010年与拍档创立手机Apps开发公司Innopage,初期专门研发iPhone/iPad电子书,但前景和回报皆不如理想,其后转型帮公司写App“发迹”,为政府部门和企业设计APP,客户包括医院管理局、香港旅游发展局、谭仔等,亦会自行研发App。

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电子人”,他很快便让电子货币渗透生活。即使Keith哪天忘了带银包,只要一手机在手,他就不担衣食住行。

现时电子支付主要分两种模式,一是以智能手机代替信用卡,如Apple Pay、Andriod Pay、Samsung Pay;另一种是帐户储值模式,最常见的是八达通,新兴的如TNG、PayMe电子钱包等;而支付宝HK则属充值类别,亦可连结信用卡以付款。

支付宝、WeChat Pay、PayMe......银包就在电话中,只要一手机在手,他就不担衣食住行。(梁雪怡摄)
+11

facebook咪高峰会自动收音?

“无纸消费”便利他的生活,当然亦带来隐忧:一旦资料外泄、身份盗用则后患无穷。数据就是金钱,简单如我们用google搜寻器或玩facebook,都是让商家能方便快捷地收集和分析我们的个人喜好和消费习惯,从而植入更多相关的广告,只要打开电话电脑,每分每秒都在制造机会给商家催眠我们消费。早前,facebook更承认会用电话的咪高峰收音(仅限于美国),但强调所收集的资料不会用于推送广告用途。美国雅虎(Yahoo)于2016年被指应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和联邦调查局(FBI)要求,用自创软件扫描数十亿封客户电子邮件,若发现内文、链结中或附件中有特定字眼,就会交给上述美国情报部门。Yahoo及后称该扫瞄系统旧不存在,但保安总管却因而辞职。类似关于大数据的丑闻时有发生。

Keith自言选择电子消费模式,就几近等同放弃私隐,他说:“上到网的任何东西都会被人check到。你申请一张信用卡,银行会先看你的信贷纪录,知道你上年3月有一次没有交卡数。有次我为一个机构做批资助的评判,每个申请者都要夹一份自己的信贷纪录。私隐和电子货币的确有很大的矛盾。”

天眼世代

在网上平台如淘宝购物,一举一动都被纪录在案,人们犹如活在一个巨大的监控网。(李泽彤摄)

活在一个以“便捷”命名的“全景敞视监狱”(Panopticon),全街全网都是“天眼”,Keith耸耸肩说,这样就确保自己不要做坏事吧,“我又觉得无所谓,最危险的是你买个手袋,原来不是送给老婆呀,如果被人掌握这些资料就好麻烦。不过我会调转来想,如果系统知道我喜欢什么,会对我有什么好处?例如我常常搭Uber,它知我坐的pattern,可能会有著数呢!哈哈,虽然我觉这样不可能。如果我是Uber营运商,我知道这个人明明这时候几贵都会搭,我一定不会便宜给他,哈哈。但我就是要用这个平台,就算唔ok,都只能接受。”

然而他顿了一下又补充:“不过其中一种电子货币是我认识的行家做的,不认识还好,人们不会有兴趣看你买了什么,认识那个(营运者)就觉得尴尴尬尬,感觉随时可以看到你买了什么。电子货币我会选择大机构,始终有规模,有政策不容你随便看客户的的人资料。公司的规模都是我选择哪种电子货币的因素。”

为自保要自我审查

Keith读大学时主修电脑科学,甫毕业适逢1998年科网热,入职科网公司起薪有三四万元。不过好景不常,科网爆破,几年后Keith失业了,便用打第一份工储起的钱创业,他预视将来的电脑资料会转至手机,因此2003年(还是在2G当道的年代)创立手机程式公司M-Gen,专门研发3G及定位功能的大型线上流动电话游戏及应用方案。2005年,M-Gen曾夺Nokia Forum PRO大奖2005最佳游戏/娱乐类别得奖者(Keith比喻此奖如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般,意义重大)。可惜时不与他,2007年iPhone面世,人人转用苹果,其公司的手机程式犹如等待自然死亡,被人们淘汰,迫使Keith另起炉灶。(梁雪怡摄)

不过,也有人为保私隐,宁愿不用电子货币,不活跃于网上社交平台,当大家饭后都喊:“PayMe啦!”,有人依旧掏出真金白银,无惧世事变改,无惧别人因为要找零钱而侧目。Keith绝对是站在另一个极端,几乎每天都能见到他在Facebook check-in(打卡),电话装上不同的app纪录其消费纪录,他说:“因为我公司广告budget比较低,我等于‘咖哩大王’,栋个牌出来,周围讲我间公司写app呀,得闲就揾我报价啦,所以我在任何social media出现,主要用途就是做‘咖哩大王’,所以我放弃私隐。这样我就不能坏事了,如果我有拍拖,我同女朋友讲去咗边,就真系去咗边啰!”

对一般不太活跃于社会运动、非商家或非公务员而言,在公开平台发表意见,或参与有政治立场的活动可能没什么大不了。不过,生意人就非常敏感。Keith曾在Facebook表明支持曾俊华当选特首。后来,曾有朋友怕被误当黄丝,要求“facebook割席”,以后不要tag他。朋友说,自己是生意人,应该保持政治中立。听上去,你可能觉得他的朋友庸人自扰之,但Keith觉得这种无形监控确实存在,他说:“有个朋友没有参与雨伞运动,但成日在Facebook发表言论,有一定数量的followers。有次他与一班人去澳门工干,入境处却只把他拉到一旁,问话问个几钟才放人,大家都觉得这与他的政治立场有关。”

政府年均监控网络用户近4,500次

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于2月上旬发布《香港资讯公开报告2018》,研究中心整理了2011至2017年政府向资讯科技公司索取用户资料的公开数据,以及8间国际资讯科技公司,包括Google、Apple及facebook等公开的“透明度报告”。研究中心发现政府向资讯科技公司索取市民的个人资料要求每年平均4,470次,当中警务处占88%,其次是海关占10%。用户资料包括电话号码、通话时间及个人资料,如姓名及身分证号码等。

研究中心项目经理周穗斌指,比起英国、美国、韩国等国家,香港的《截取通讯及监察条例》(第589章)已过时。该条例没有清晰指引执法部门在什么情况下须申请搜查令或有何操作守则,政府亦没有主动公布有关数字。报告又指,法例只规管执法部门实时截取邮政信件和电话通话,并未有涵盖whatsapp等即时通讯程式及电邮等常用的网上通讯渠道,通话纪录及个人资料等更不在规管之列。换言之,对话内容在不知什么原则之下,随时被政府部门监控。保安局则表示短期内没有计划再修订《条例》。

中国建立社会信用评分

每个人的眼睛都可以自动看到眼前所有人的分数,高分族可以住高档社区,开高档车。(《Nosedive》截图)

《Black Mirror》那集“Nosedive(急转直下)”描述了一个随时给人“打分”的世界。你可以根据一个人的言谈举止、生活动态分享给他打分数,以分数区分族群,主角面带微笑,只为了别人能给她评更高的分数。

从戏剧回到现实又如何?2014年,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2~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信用的基础性法律和标准体系,从市民日常的行政事务、商业活动、社会行为,以及司法行为中得出数据,计算出每个市民的“社会信用评分”。江苏省睢宁县自2010年开始推行大众信用信息分值,就算你交迟一期信用卡费,都会在信用体系显示出来。114万市民每年分数,被划分为A、B、C、D四级信用等级,根据等级在社会生活中将受到不同待遇和限制。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评分”世界,已经不再是天马行空。

有人笑言,在中国凌晨两点到四点不要上网;当你网上购物时,买潜水装备比摄影器材好;不要经常换手机;这都与个人信用有关?详看下集:【淘宝淘出祸】订酒店、网购随时扣信用评级?衣行住行都被监控?

(李泽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