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老新人】80后平安钟上门安装员:香港老人生活环境差异好大
80后的何家伟做平安钟的安装及维修技术员已逾七年,每天平均要到8-10个长者的家中做平安钟的安装、检查、维修等等的工作,当中有住公屋一人单位的独居长者、也有互相照顾的两老;有的家有工人照顾、也有子女全部移民外地的。这些年来到访超过18,000个老人的家,让他对于香港老人生活环境差异之大,感受犹深。
上门找路 灯柱号码作记认
工作的意义,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累积过来。“平安钟”24小时的长者支援服务可让长者身体不适时,按掣便可联络平安服务热线中心的职员,系统内有长者的病历、住址等资料,职员可直接电召救护车及联络急症室,让长者更迅速得到救援。所以,安装及维修技术员到户时其中一个任务,是详细记录长者的家居地址,尤其偏远地区,更要仔细记录附近的灯柱号码、建筑物等资料,“有时他们报上来的地址未必准确,有机会是门牌与地图显示的不同,或编号混乱,同一地区有两个同号,自己要再行再找路。”他们寻路得到的资料会输入长者的个案资料库中,日后召唤救护车时,成为重要的引路资讯,让救护车等更快到达长者家居。
看遍老人生活百态
家伟每天平均需要到8-10个长者的家中做平安钟的安装、检查、维修等等的工作,七年来到访逾18,000个长者家居,眼见香港老人生活环境差别之大,有时也让他感到诧异。“有机会没有亲人,如家人全都移民;有些老人的家居好简单,可能几件家私都未有,要机构帮手做家私捐赠。就算是二老,两个人有机会比一个人住更差,因为另一个要照顾较差那个的所有起居饮食、家头细务,几乎不能出街,两老都吃力。”
公屋户是现时平安钟服务的最主要的使用者,他也到过一些把一、二楼改建为长者屋的公共屋邨,有些因为邨龄较高,室内装修陈旧,如电掣数量少或位置问题,要即场想方法为长者驳线安装平安钟,“最近见过有电掣松或烂,长者屋有舍监,也会跟他们讲声,始终危险,而且阿伯行得慢,未必方便走去找他们帮忙。”
焦急的等候
要登堂入室做老人服务并不容易,许多细节更要小心处理。家伟有一次到访一名患有认知障碍症的婆婆家居维修平安钟,但婆婆把平安钟的线都拔掉,也忘了把机身丢到何处,家伟最后在满布杂物的床上寻回平安钟。然而,当晚婆婆致电平安钟指被偷钱,最后报警处理,而经婆婆的儿子了解,才知是一场误会。
“知道婆婆是受病情影响,便不会激气。”家伟说,后来也有数次到访婆婆家中,有机会与其儿子倾谈,“也跟他说,若有需要可通知机构了解转介服务或其他资讯,毕竟婆婆一个人住,好似未必照顾到自己。”当愈来愈多患上认知障碍症的长者居于社区,家属除了焦急地等待最能支援他们的技术或服务出现,还可以做什么呢?